三驾马车确保经济调速不减势 消费增速或超GDP2014

15.12.2014  18:33

  深改元年,过尽千帆。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是一次经济会议那么简单。
  针对“新常态”的系统论述深刻展示在国人面前,可以说,这是我国市场经济三十年来的一份“成人礼”。它不仅是对成长的一次剖析和检阅,更是对未来路子怎么走,如何走得稳,怎样少付出成长代价所做的功课和预案。那么新常态“新”在哪里?“常”在何处?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对明年的经济工作作出清晰定调。其中,“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被列为明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而针对出口、投资和消费的三驾马车,会议强调要使它们均衡地拉动增长。
  宏源证券分析师孙海琳表示,会议指出经济发展将更注重质量而非速度,“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说法进一步明确了“速度和质量”的切换。中国经济依赖新动力走向新常态,经济的驱动力将由“衣食住行”转向“科教文卫”,三驾马车均衡拉动增长意味着经济结构将更趋于优化。
  消费增速或将超过GDP增速
  与以往公报先总结当年经济运行状况,再提出下一年经济工作要点不同,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在提出“全年主要目标和任务可望较好完成”等判断后,用相当大的篇幅侧重强调新常态的特征和新要求。
  会议认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在总计九点的要求中,三驾马车率先被提到,顺序依次是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与今年前三季度它们对GDP的贡献率排位恰好完全一致。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速为7.4%,消费、投资、外贸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48.5%、41.3%和10.2%。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这显然是对内需的再平衡,从统计数据看,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近30多年来呈现持续下降:1978年为48.8%,2000年下降到47%,2010年再次快速下降到34%,2012年仅为29%,而2011年美国这一比例为70%。
  一位不愿具名的经济学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两年消费对经济贡献有所提升,但有很多客观因素,比如短时刺激消费措施出台,投资空间受到抑制后的被动平衡等,中国消费内生动力仍旧不强。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说,中期而言,在改革推动下,消费平均增速有望超过投资和GDP增长,未来数年实际增速估在7%~8%,名义增速在10%~11%;到2020年底消费在GDP中所占份额有望再提升3~4个百分点。
  保持投资关键作用不变
  长期以来,投资在三驾马车中地位非常重要,但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总体呈逐月下滑态势,仅1至6月份出现过一次小幅回升,其余月份均持续回落。并且,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仅是今年连续第五个月下滑,再次刷新了自2002年以来近13年的增速新低。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微博]分析称,这主要是受到制造业投资以及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行的拖累。受到目前中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限制,基础设施投资只能保持微刺激力度。未来政策需着力破除投融资限制,加强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保持稳健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稳增长”。
  会议也强调,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把握好‘投什么’,就是要准确把握投资的方向和领域,要投到薄弱环节和补短板的行业上来。”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巡视员欧鸿说。“比如在生态环保领域需要加快国土生态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和清洁水工程建设等;在基础设施领域,需要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等;在社会领域,需要加强健康养老服务建设等。”
  外贸将适度稳定增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称,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
  但是,“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会议提到。
  汪涛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说,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工资与发达经济体相比虽然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在过去十多年里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由于近年来劳动生产率增速放缓,名义工资持续快速增长使得中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年均增长超过5%。
  她还指出,2007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了约20%,同时中国的很多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的货币则对美元贬值,因此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幅度高达30%左右。受此影响,2007年以来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单位劳动力成本已增长60%以上,涨幅超过了主要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
  但专家认为,广阔的区域空间和庞大的生产链条积累是我国出口竞争力仍旧存在的根本保障。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判断,明年“稳外贸”的压力也不小,但上海自贸区推广复制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自由贸易区战略实施不断强化,对明年外贸发展的信心也会增强,外贸适度稳定增长将会成为“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