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盛德:非遗传承中的“以人为本”

24.05.2018  03:27

  5月21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副司长、巡视员马盛德来到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的民艺博物馆,为2018中国美术学院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的学员授课。

  此次课程围绕着“我国非遗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的主题,从我国非遗资源与基本概况、17年来的主要工作、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对策思考等4个方面展开。本次中国美术学院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的40余名学员参与了此次课程,其中不少学员虽然已经是非遗“传承人”的身份,但对于我国非遗保护的相关知识,还是第一次进行系统地学习和了解。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正式确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一个外来词,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简称‘ICH’,从词根上看可以理解为‘不可触摸的’。日本、韩国称为‘无形文化财’,在我国曾被翻译为‘无形文化遗产’‘民间传统文化’‘民间创作’‘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等等。”课程开始,马盛德首先对“非遗”进行了相关释义,他强调,“非遗,是中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所以民间偶尔出现的‘非遗文化’是不正确的说法,并没有这个概念。

  他谈及中国的非遗现状和特点时,他分析:“中国是一个非遗资源大国,这是由独特的国情决定的——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以及文化的多样性。这样的国情也决定了我国的非遗资源具有体量大、种类丰富的特征。”数据显示,我国曾在2005年至2009年,发动70万人次开展非遗资源普查,普查结果是我国在录的非遗资源信息近87万个。

  以2001年昆曲艺术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名录”为重要的时间节点,我国非遗概念下的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在这17年中,我国出台了第一部保护非遗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走上了依法保护非遗的道路;国务院设立“文化遗产日”(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让非遗走入人们的生活和视野,让广大群众得以关注;为非遗制定“四级名录”的保护制度,探索“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立法保护”的保护方式,让非遗的保护工作更加条理清晰,也更便于开展;并设立了16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来指导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实践与落实。

  对于学员们较为关心的非遗如何保护与传承的问题,马盛德在课堂上也给予深入分析。他认为,最核心的是“对传承人的保护”以及“让非遗在新的时代下活态地传承”。

  “非遗保护不是文物保护,非遗传承的核心在于人。而能够让非遗活态地传承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传承人自己走出工作室,走出山川河流和他们所埋头多年的产地,走到大城市,走入学院,了解时代的特征,了解时代的需求,并同艺术院校的师生沟通交流,开拓眼界,转变思维,真正地迈出非遗活态传承和转型的重要一步。

  而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的诞生。非遗研培是我国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一个重要的尝试和探索,也是一个重要的、行之有效的突破。“能够进入此次非遗研培班进行学习的学员,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相关非遗产区的佼佼者,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枢纽,承载着我国非遗活态发展的未来,肩负的使命需要他们不仅仅只是关注自己手中的技艺遗产,更要宏观地了解我国非遗的现状。

  在他看来,非遗研培其实是国家为传承人和院校搭建的一座桥梁,它让产区与学院开始了沟通和交流,让非遗的传承与艺术文化的教学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生态圈,资源合理循环。“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未来还是要靠传承人,靠年轻人,让非遗能够自然地、活态地生长下去。


易筋经是真的吗?省非遗保护协会成立传统体育专委会
  武林绝学《易筋经》在众多武侠小说中被描写成一门文化厅
鄞州非遗馆成为高校课外学习传统文化基地
  近日、鄞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的“非遗”传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