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创新券助力“纳米之星”创业大赛

24.07.2015  14:55

        近日,由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创新联盟、清华科技园等单位牵头举办的北京国际“纳米之星”新材料创业大赛系列创业集训第一期——中小企业创新券、新三板策略讲解,在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启迪之星”孵化器举行,来自“纳米之星”新材料创业大赛企业组、团队组的近百名参赛者到现场或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参加了创业培训。

  此次培训邀请北京市科委条财处主管工程师毛振芹、北京方亚律师事务所主任李秀芹等嘉宾讲解首都科技创新券相关申请要求、申请流程、使用方法等并普及了新三板挂牌的知识与风险应对策略。

  北京方亚律师事务所李秀芹从当前新三板挂牌的火热现状出发,给创业者讲解了新三板上市给企业带来融资的便利以及利于企业发展的机遇,并就新三板上市前和上市后企业面临的信息发布、税务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说明。

  北京市科委条财处工作人员宣讲了中小企业创新券的相关政策,指出首都中小企业创新券主要支持对象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和优秀创业团队,将着力解决目前北京科技型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资金困难、科技资源不足等问题,企业和团队可用创新券与北京地区的实验室合作,抵扣开展测试检测、合作研发、委托开发、研发设计、技术解决方案、新技术新产品(服务)等科研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帮助小微企业与高端科技资源顺利对接,缓解中小企业缺乏资金和科技资源的难题。

  据了解,2013年9月28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提出:“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偿还性资助、股权投资、贷款贴息、后补贴、创新券等多种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引导工程,激发企业创新动力”。

  2014年4月14日,《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指出,本市将探索采用创新券制度,促进中小企业联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攻关。

  今年1月12日,为落实《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精神,进一步强化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定位,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盘活首都优势科技资源,降低企业创新投入成本,聚焦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小微企业与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用合作,北京市决定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由北京市财政局牵头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组织实施。

  创新券主要用于鼓励本市小微企业及创业团队充分利用北京地区开放实验室的资源开展研发活动和科技创新,由政府发放。小微企业及创业团队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购买科研活动时使用。收取创新券的单位持创新券到指定部门兑现。

  创新券以事前立项、事后补助的方式进行支持。支持对象为小微企业和优秀创业团队,对其与指定实验室围绕科技创新创业开展的测试检测、合作研发、委托开发、研发设计、技术解决方案、新技术新产品(服务)等科研活动给予资助。

  创新券采用网络认证的模式,仅作为企业在购买科技服务时的凭证,不直接对企业发放经费补贴。这一过程不仅缓解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困境,而且也引导其使用社会科技资源的能力,同时也优化了科技资源参与企业创新的环境。

  创新券采用网络认证的模式,每年可多次申领,每张券限额5000元,需按规定使用,每次至少使用1张,最多可使用40张。

  对于首次申请创新券的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可获取并直接使用最高不超过5万元(10张)的创新券,超出5万元的部分参照非首次申请的创新券额度采取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核定。

(来源:北京市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