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支央地出资专利运营基金落户北京亦庄
2015年的最后一天,北京的知识产权插上了金融的翅膀。募资规模达10亿元、聚焦移动互联网和生物医药的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宣布设立。这是国内首支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引导发起设立、迄今为止资金规模最大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
目前,北京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0.4件,位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位。《中国知识产权指数报告2015》显示,北京市连续六年知识产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汪洪在今天的基金设立发布会上介绍,首都科教智力资源丰富,有着巨大的知识产权存量,但很多单件专利交易价格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
他说,北京的企业虽然拥有20多万件有效专利,但是原创性、基础性的发明创造还不够,大部分为外围专利,核心专利偏少。企业参与全球规则制定和全球交易的能力也不足。
统计显示,截止2014年底,北京市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超过2万件,但平均维持年限仅为6.2年,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占12.5%;2014年,科研机构发生过许可和转让的数量为1260件。汪洪分析:“这说明大部分发明专利在获得专利权后就被放弃了”。
他指出:一项技术从研发到大规模生产,伴随着知识产权申请、维持、转化运用全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一些创新型高技术企业由于没有土地等固定资产,很难筹集到资金。“我们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挖掘、开发、利用近年来积累的创新成果,利用资本市场激活知识产权作为战略资源的作用,为北京创新发展赢得战略空间”。
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应运而生。该基金采取有限合伙的形式,投资周期为10年,投资期8年,退出期2年。基金首期将重点关注移动互联网和生物医药两大领域。汪洪介绍了该基金的四个特点:
一,在全国知识产权运营领域资金规模最大、投资层级最广泛,实现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杠杆作用。基金由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政府资金出资代表发起设立,计划规模10亿元人民币。首期4亿元已认购完毕,31日各方签署了认购协议。
二,投资方向聚焦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收益最大化。该基金将投资于现有的核心知识产权和未来5-7年具有行业前景与技术趋势的前沿技术,包括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无形资产,以及拥有这些技术、以知识产权为核心资产的新兴创新企业,以及细分领域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
三,运营过程战略性合作,实现产业知识产权布局。近年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在轨道交通机电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等领域引导建立了16家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今年1-11月,联盟各成员申请发明专利1.2万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000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超过2.4万件。基金将与这些产业联盟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通过“购买+培育”等方式,投资联盟核心专利组合,有效盘活专利资源,开展组合许可、作价入股等多种形式的专利运营,发掘其市场价值,加快核心专利资源向产业释放;同时,通过股权投资方式,为产业联盟及所属产业中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提供资本支持,支撑产业整体提质、增效、升级。该基金还将服务于国家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与众多专项课题组合作,例如核心电子器件与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重点与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重大新药创制等,完成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的知识产权布局和运营。
四,投资回报充盈,实现各方资本共赢。基金预期年平均收益率20%以上,10年收益率不低于200%,基金首期规模4亿元人民币,10年收益不低于8亿元人民币。该基金有望为北京市带来近2亿元税收。对财政资金而言,将实现良性循环、保值增值;对社会资本而言,除获取资金增益外,还可优先获得基金专利池的专利许可,从而在生产自由、经营自由和产业话语等方面获得更充足的投资回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