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座“垃圾场上的图书馆”昨天开放(图)

06.06.2016  14:23

  上万本有棱有角的杂志,在地上层层叠叠摆出一个圆润的造型,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件艺术品,也可以当作一把能同时坐三五十人的巨大凳子;一个用废旧金属丝缠出来的“人”,坐在大书橱上,聚精会神地看一本书;被遗弃的木地板,打磨抛光后“重生”为书桌书架……

  还记得两个月前,我们曾报道杭州想要“在垃圾山旁建造一座图书馆”吗(详见4月17日A16版文艺社区)?

  昨天,第45个世界环境日,全球首座“垃圾场上的环保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环保分馆在天子岭脚下的静脉小镇开馆了。

  馆内藏书10万余册和“杭图系”通借通还

  环保分馆由杭州图书馆、杭州市环境集团联合打造。位于拱墅区临半路90号,是杭州最大垃圾填埋场的“芳邻”。面积约1000平方米,开放时间是周二至周日的9:00-16:00,周一休息。

  杭图馆长褚树青说,它也是第11家杭州图书馆分馆,和所有分馆一样,图书可以“通借通还”。如果你愿意将闲置的图书分享出来,可以打电话联系88125135。

  既然贴的是“环保”标签,藏书必是环保特色。

  目前,馆内配置了10万余册图书,内容囊括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生态环保、旅行游览等。环保类的尤其多,有《家庭低碳生活常识》《走近生态文明》《区域生态补偿体系研究》等。

  图书馆的装修也很环保,整个外立面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玻璃,使得馆内采光节能又自然;桌椅书架都是环保木料,台灯用的都是节能灯泡,绿植等有趣的装饰物来自于旧物改造。

  建在垃圾场旁边,很多读者比较担心“臭不臭”的问题。不必有顾虑哦!昨天在现场完全闻不到任何异味,因为周边树木葱茏反而感到空气很好。

  图书馆二期年内完成环保宣传书香相伴

  因为位置相对偏远,和其他图书馆不同,环保分馆未来将以举办活动的方式来提高使用率。

  它有三大目标——成为静脉小镇的眼睛、城北社区书房、故事工厂;它不但要做首座建在垃圾山上的图书馆、环保类科普类专家智库较为集中的图书馆,还要成为一个以志愿者管理为主的图书馆、资源循环利用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图书馆。

  目前开馆的是一期,除了最基本的阅读服务外,还提供环保信息咨询、环保服务预约(如户内空气检测等服务)、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活动。天子岭静脉小镇138创意空间都是它的“拍档”,结合文化创意开设了手工课;生态公园绿宝亭、华家池环保教育宣传站,还是它的图书漂流点。

  二期计划在今年完成,围绕环保小剧院、绿廊文化小院等,完成阅览、体验、活动、会议空间+传播的图书馆发展管理创新模式。

  今后,达到“跟着垃圾去旅游”品牌活动的所有地方都叠加阅读功能,不但能跟着垃圾去旅游,还有一路书香来相伴。

  图书馆“邻居”是研究固废的院士专家工作站

  生态环保要有国际化的水平,“引智”非常关键——昨天也是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入驻天子岭静脉小镇的日子。

  这个工作站就在环保图书馆隔壁。中国科学院院士(岩土工程学科)、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陈云敏,昨天带领他的中科院团队正式入驻。

  工作站将重点研究对固体废弃物的可持续性填埋处置,目标是“填埋场永远填不满”。(记者 魏奋 通讯员 金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