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人气餐饮品牌败走杭州 “代官山”资金链断裂

03.08.2015  11:25

in77内的代官山的店已被“胖哥俩”代替
 

  近日,来自台湾、曾经顶着“创意料理”头衔的“代官山”,被舆论推向了风口浪尖。因其母公司上海展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被曝出现资金链问题,“代官山”在上海地区卷入关店潮风波中。

  在业内,“代官山”定位偏向中高端,而其升级品牌“黛”更是主打高端市场。在餐饮市场近身肉搏“拼创意”、“接地气”的新时代,一个餐饮品牌试图“永葆青春”,将面临资金链及财务风险控制、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管理及成本控制、品牌建设、市场推广、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挑战。

   “代官山”淡出杭州人气餐饮圈

  7月30日,一则重磅消息让众多餐业界的业内人士震惊——知名餐饮连锁企业“代官山”疑因资金链断裂,引发内地市场集体关店。有不少经销商拿着100多张空头支票试图上门追回拖欠货款,却一直找不到负责人。据不完全统计,此事件牵涉资金1200多万元。很快,有地产微信号辟谣,表示沈阳市府恒隆里的“代官山新唐风时尚餐厅”还在正常营业,并未“完全退出市场”。

  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开始,许多在“代官山”办理了储值卡的消费者发现卡无处可用了,全国各地多家“代官山”餐厅门店在几天内都关闭了。更出乎意料的是,代官山总部,位于上海虹桥路元福大厦的上海展圆公司(以下简称“展圆公司”)办公室早已人去楼空。办公室大门上贴着房东的告知书以及电信公司的欠款单。

  然而,杭城吃货的记忆中,有“轻奢”属性的“代官山”在杭城曾开设过多家门店,分处于杭州大厦、湖滨银泰、西溪印象城这样的繁华商业体中。记者发现,通过美食点评网站查询,杭州地区的“代官山”信息均已经被删除,显示“杭州暂无’代官山’”,相关电话不是空号就是无法联系。

  不过,记者搜寻“窝窝团”杭州站历史快照时发现,在2014年初,“代官山”曾在杭城推出过“代官山”和“黛”的四店通用团购券。目前,“代官山”已彻底淡出杭城餐饮圈。

  其中,作为杭城首家门店的杭州大厦店,当初人气最高,如今歇业也有一年多的时间。2011年年底,杭州大厦A座4楼开辟了“食尚大道”,“代官山”和台湾小吃“晶厚”、法式快餐料理“朵思”三分天下。而这三家店居然同属于一家集团——上海展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只是经历了几轮更迭之后,时间让这条“食尚大道”大变样。

  杭城“吃货”小黄回忆,“代官山”湖滨银泰店数月前还在正常营业。然而记者前往现场看到,商场导览牌早已更换一新,上面已明确没有“代官山”的身影。据知情人士透露,这间约为500多平方米的门店悄然更换了新租客。新晋人气排队餐厅“胖哥俩肉蟹煲”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中,预计将在两个多月之后正式入驻该铺位。

  值得一提的是,由此一来,购买了“代官山”储值卡的消费者,也将陷入无处索赔的尴尬局面。

  据上海媒体报道,展圆公司在上海市商务委网站单用途预付卡备案企业目录中“榜上有名”。然而,由于上海展圆公司失去联系,无法确认公司预付卡买卖及消费的相关信息,理赔工作暂时还难以进行。

  连锁餐饮品牌面临多方挑战

  在业内看来,一个连锁餐饮品牌面临资金链及财务风险控制、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管理及成本控制、品牌建设、市场推广、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挑战,管理不善将直接导致收益的停缓或下降。

  2006年,“代官山”第一家上海旗舰店正式开业,并在苏州、南京等地陆续开张连锁店。据展圆公司的官网介绍,这是一家连锁企业,旗下拥有“代官山”、“蛋蛋屋”、“晶厚”和“朵思”多个品牌。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展圆公司总经理张乙涛曾坦言,“代官山”在台湾地区获得成功之后,一度曾打算去东南亚扩展市场。但是经过各方的考察后,他们随即选择了大陆市场,从而赶上了内地市场蓬勃发展的时期。2013年,展圆集团还计划进行品牌升级——“代官山”品牌在华东市场站稳脚跟之际又推出了升级版品牌“黛”。展圆公司曾预计,到2015年,其在中国的开店数达到100家,成为中国餐饮百强企业,同时顺利在香港地区上市,成为餐饮连锁上市公司。

  可惜,美梦没有成真。

  在上海,“代官山”是都市女性餐厅的代表。2011年落子杭城后,“代官山”延续了多国创意料理风格,出品属于“中西混搭”。当时,冰桔茶、土豆泥色拉、黄袍加身、苏堤春晓、蜜糖吐司,这些出自“代官山”的精品菜肴,在杭州引来了大批粉丝追捧,即便有的餐品已经“功成身退”,依旧有人对其念念不忘。

  曾经最让“吃货”期待的黄袍加身、野菌焗豆腐等几道菜品,有人在沪杭两地分头体验对比后发现,上海门店的出品更为细致,口味也更加贴合大众口感。这批食客直言代官山“不如想象中好”。“出品奇怪、口味独特”、“人均消费100元以上、价格偏高”、“创意料理太‘创意’了,一时难接受”。

  业内认为,好的连锁餐饮品牌需要培育出自己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好看不好吃”容易让餐厅陷入“一次性消费”的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