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专营放开后盐价会涨吗?

27.11.2014  11:55

    工信部日前确认食盐专营将取消那么问题来了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正加紧研究制定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总方向是取消食盐专营。

    这是首次有政府部门对食盐专营取消传闻加以确认。此前,河南新郑市民因用郑州盐被罚款一事已引发广泛关注。一时间,食用盐,这个每天与我们见面的东西,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

    那么,什么是食盐专营制度?这项制度在浙江是如何运作的?食盐专营的取消,又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带着这些问题,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一些盐业管理部门和盐业企业了解情况。

    A 专营现状

    现行的食盐专营

    从1996年开始

    浙江省盐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食盐的专营制度可以追溯至古代,而新中国成立以来,食盐的经营制度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时代,食盐和所有的商品一样,都实行计划管理;二是市场经济时期,出于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的管理要求,同时为保证食盐供应和安全,国务院于1996年出台《食盐专营办法》,明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食盐仍然由国家专营。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也于1998年制定《浙江省盐业管理条例》。

    该工作人员解释,食盐专营制度的核心是计划、价格以及许可证管理三个要素,各级法规均对违反专营管理的行为确定了明确的法律责任。

    老百姓跨区域买盐自用

    一般是不会被处罚的

    今年10月15日,河南省新郑市一家热干面店用了从郑州市带回的食盐,面店经营者黄先生夫妇被新郑市盐业管理局检查人员认定为“跨区域用盐”,没收部分食盐并处罚款200元。

    此事一经媒体披露,便被炒得沸沸扬扬。那么问题来了,假如杭州市民从宁波买了一包盐,是不是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呢?

    对此,浙江省盐务局工作人员解释说,各省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对食盐专营政策的规定不完全一致,河南省的这一事件对应浙江的规定,应当表述为“未从当地取得食盐批发许可证的企业购进盐产品”,相应的法律责任是“可处违法购销、经营的盐产品价值三倍以下的罚款”。

    对于市民的担心,该工作人员认为没有必要,“我们重点规范的是经营行为,类似老百姓出于自用目的的,从异地购进盐产品的行为一般不会处罚。”不过,省盐务局也提醒大家,在当地有供应保障的前提下,不主张老百姓跨区域购盐,“因为食盐专营的核心之一就是计划,如果允许异地购盐,那么计划将没有预见性,保障供应也就无从谈起。

    据悉,对于经营行为中出现类似于“河南新郑市民开餐馆用郑州盐”的异地用盐情况,浙江的盐业部门一般会责令改正,只有屡教不改的才会处罚。要提醒的是,这个“异地”指的是县级行政区划,打个比方,临安的饭店从富阳购盐,是不可以的。

    B 浙江盐事

    浙江是沿海省份,却不是产盐大省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作为沿海省份的浙江,应该生产了不少的盐,不仅本省用不完,还会有许多运到外省去。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吗?

    浙江省盐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浙江是传统的南方海盐产区,但是,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省内的盐田生产面积逐年减少。据统计,2014年,浙江省盐产量不足10万吨。

    浙江产盐日益减少的现实,也得到了舟山、象山等地盐业部门的印证。

    曾经的象山,是一个产盐大县,象山县盐务局副局长、盐业公司副经理唐国希说,鼎盛时期,象山有23000多亩盐场,而现在只有两个盐场共1500多亩,其中一个也已启动了废止报批工作,“目前,象山本地产的盐每年是2500吨,远远不能满足本地的需要,每年还有15000吨需要从外面运进来。

    为什么象山的制盐业日益衰微?唐国希认为,这和经济效益不好有关,晒盐挣的钱比做养殖要少很多,并且晒盐很辛苦,现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大多是60多岁的老人,年轻人非常少。

    舟山市盐务局副局长陆国良告诉记者,1994年左右,舟山有盐田近70000亩,年产盐30多万吨,但现在只有盐田10000多亩,今年的产量也才50000多吨。

    陆国良认为,除了气候、土地利用效率等因素外,浙江产盐工艺比较落后也是一大原因,“舟山的盐场都是村镇集体所有的,晒盐人也是本地的农民,他们10个人的工作效率,还比不上北方工业化盐场1个人来得高。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记者 王晨辉/文 陈骁/漫画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