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风筝35年的匠人刘明:他的春天,放飞在天空中
每天埋头做风筝,春节也不例外,因为看到风筝飞上天,所有烦恼也飞走了
痴迷风筝35年的匠人刘明:
他的春天,放飞在天空中
立春过后,大观山上的连片毛竹又开始了奋力生长。山的对面,在余杭瓶窑镇一幢上世纪八十年代老办公楼里,75岁的刘明一边忙碌着,一边静默等待着。他不是守山人,却对这片毛竹再熟悉不过,“等过了春天的生长高峰期,毛竹就到了可以采收的时节,能长到七八米高。”
采收下来存放一两年后,这些毛竹就将到达刘明的手中。那是一双有些粗糙的手,手指头上布满了老茧和瘀青;那也是一双灵巧的手,它会把毛竹削成又细又韧的骨架,变成一只只精美的风筝飞上蓝天。
他是做风筝的人,他的春天忙碌在指尖上。
削竹扎线
他的春节有风筝陪伴
斑驳的墙体,经年的门窗,沉默的楼道,已冒出嫩绿色树苗的墙角……难以想象,在这座已废弃的杭州市种猪试验场老办公楼四楼,还有一间忙得热火朝天的屋子。
屋子里有些乱,40平米的空间里堆满大大小小的风筝,有的挂在墙上,有的叠放在桌上,有的已经有十余年,有的只做好了一半。热风枪,手电钻,修边机,锉刀,刨面机……几张旧桌子上散落着各种各样的工具,以及削细的竹条。
这里是浙江省农民体协余杭农林集团风筝队的基地,而刘明正是队里不可或缺的做风筝的人。正值春节,又没有急着做的风筝,可他在走亲访友之余,还是来了这间小屋,“有点入迷了,离开了风筝就会觉得无聊。”
在屋子的一角,刘明正在打磨一只蝴蝶风筝碰,这是传统风筝上的一种特殊装置,它会随着风筝的放飞在风筝线上运动,翅膀也随之自动张合,如今已经很难见到了。
风筝里,他最得意的是一只动态蜘蛛风筝,“飞在空中时,它的两只眼睛会转动,两只触角也会自动张合。机关比较复杂,当时用了一个多月才做成。”
风筝的制作过程最耗时的就是做骨架,“骨架要两边对称,差一丝一毫也不行,要用削,用火烤,有的时候太细了会断,一个部分可能要重复做两三次才成功。”
因此,对于做风筝的人而言,毛竹的选材很重要,“只有生长了五六年的毛竹才能做骨架,而且砍下来后要先存放一两年,等水分流失掉了再使用,这样才有足够的弹性,骨架不容易变形。”刘明说,基地里一年会使用掉十多根毛竹,七八米长的毛竹只有四五米能用。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张蓉 文/摄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