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行业的衰落折射社会风气新变化 回收礼品的老方改行了

17.02.2016  12:16

    本报杭州2月16日讯 “这个生意已经做到头了!”说起礼品回收生意,在杭州涉足该行业近20年的方华明(化名)直摇头。

    2月16日下午,记者在杭州武林广场附近见到方华明时,他显得无精打采。悬挂在外的“礼品回收”广告牌,鲜人关注。

    自2012年底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记者一直在关注礼品回收业的状况,也因此结识了方华明。年过四旬的他,从事礼品回收业务已有17个年头,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兴起与衰落。

    “早些年,一年赚个一二十万元根本没问题。”回想起过去礼品回收市场的辉煌,方华明不由笑起来。他说,以前,回收的物品主要以高档烟酒、人参虫草为主,一转手,利润至少在10%以上。2005年前后,随着电子购物卡的兴起,烟酒等实物少了,回收基本以购物卡为主,虽然转卖卡的利润稍微要低一些,但是卡的金额大,单笔利润丰厚,礼品回收业仍然一片红火。让方华明记忆最深的是,有些外地客户一次性带过来的购物卡金额甚至超过10万元。

    正因如此,杭城的礼品回收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然而,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给这股风气踩了脚急刹车。

    “一开始我们还在想,无非是刮阵风而已,熬一熬很快会过去的。”让方华明和同行万万没想到的是,这股风一刮就是三年多,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愈加强劲。

    靠礼品回收已难以养家糊口,无奈之下,他在附近找了一份工作,由妻子在家看店。

    记者近期在杭城一些繁华商业区附近的弄堂街巷里转了转,过去这里是礼品回收店聚集的地方,如今回收店数量已大大减少,零星保留的一些店面有的大门紧闭,有的生意惨淡,还有的直接改成了螃蟹店、美容店等。相反,人们惊喜地看到,今年春节期间大吃大喝的少了,文明过节的多了,党员干部的作风更加务实了,老百姓对干部的评价也更好了。

    前两天,方华明夫妇从家乡过完年返回杭州后,妻子也已找好了工作。“等过几天上班了,这块牌子就没用了!”说着,方华明拿起面前这块陪伴他多年的“礼品回收”牌,长长叹了一口气。

    过去逢年过节时,往往是礼品回收行业最“春风得意”的时候,而今却门庭冷落、鲜人问津。

    礼品回收业遇冷的背后,是中央八项规定和我省六项禁令等持续显效的直接体现,也是作风建设深入推进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作风建设,“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会所中的歪风”“培训腐败”等歪风得到有效遏制。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起步之年,是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第一年,好作风既为改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必将有力推动我省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廖小清 通讯员 浦彩平 王鹏程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