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 《“摄影漫画”新艺术研究》通过验收

07.01.2015  14:47

  

  摄影漫画《爱上层楼

  日前,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12年度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摄影漫画”新艺术研究》(项目编号13—2012)验收会,项目验收委员会审阅了验收材料,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经质询、讨论和集体评议,认为该项目全面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任务,达到了项目预期的要求。项目验收委员会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同时也建议不断完善项目的理论和技术支撑体系。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于平参加会议,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树峰担任验收委员会主任。

  一种“相机作画”的全新体验

  该项目对摄影漫画新艺术名称进行了研究,对该艺术的定义进行了再研究并形成了新的定义,对摄影漫画新艺术——光漫艺术与传统摄影艺术进行了比较研究,归纳了5个方面的特征,形成了7种基本方法,拓展了数码相机的影像艺术创作运用范畴。项目解决了一些技术难点,形成了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选择。

  据了解,2012年5月,《“摄影漫画”新艺术研究》被正式列为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两年多来,该项目对相机作画原理、作画方法、光源认知与应用、基本特征、鉴赏标准、命名装框以及与传统摄影艺术的区别等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理论专著《摄影漫画新艺术——光漫艺术研制报告》已撰写完毕,即将出版。

  摄影漫画新艺术——光漫艺术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在构图和造型上具有显著的抽象性和写意性,二是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三是色彩效果的神秘性和前卫性,四是强烈的现代装饰性,五是每幅作品的唯一性、不可重复性。

  曾参与过该项目研究的专家认为,摄影漫画新艺术——光漫艺术的创立具有三大意义:一是数码相机作画功能的发现和利用,开辟了数码相机“双功能”时代,利用这一功能的发现,可以生产新型的照相(绘画)器材。二是认识和开辟利用了另一个巨大的崭新的“光色宝库”——现代光色宝库。三是从理论到实践创立了全新的艺术形式,给人们提供了新的艺术选择。

  一位文化工作者的艺术创新

  摄影漫画新艺术——光漫艺术的发明人赵家华是一位基层文化工作者,曾担任云南省保山市文化局、文广新局局长15年之久。

  2006年5月16日,赵家华发现了数码相机的“作画功能”,利用这一功能,经过8年艰苦的创作实践和探索研究,创立了一种特色鲜明的以“非写实”为主要特征的全新的艺术形式:摄影漫画新艺术——光漫艺术。2007年12月28日,赵家华进行了首批作品版权登记;2008年1月,通过互联网正式宣布了摄影漫画新艺术的诞生。2008年10月,云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第一部摄影漫画集(画册)——《摄影漫画》,文化学者余秋雨为该书题词“摄影漫画,贵在创新”。2010年7月,云南省文化厅正式批准成立“赵家华摄影漫画工作室”,启动了对摄影漫画新艺术的科学研究。同年,摄影漫画新艺术作品《翠之韵》入选第十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2012年3月,摄影漫画新艺术获云南文化艺术创作基金奖。

  验收通过后,赵家华将这次在京展出的全部30幅作品捐赠给了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所收藏,作为学术研究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