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在杭献计音乐如何走近大众 音乐节有人气更要有灵魂

12.07.2018  20:57

  为期14天的第二届杭州国际音乐节正用音乐把杭州包围。百老汇的《》连演6场,乌克兰青年钢琴家卡捷琳娜·季托娃独奏音乐会,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与杭州爱乐大提琴声部合作音乐会等高水准演出密集上演,演出水准、频率都高过去年。

  杭州乐迷陈君几乎一场不落地看完了这些演出。他说:“2015年之前,我经常去上海听音乐会,最多时一周2到3次;G20杭州峰会后,杭州的高雅艺术氛围日趋浓厚,越来越多的国际顶级乐团落地杭州,越来越多的上海乐迷来杭听音乐会。

  去年夏天,2017杭州国际音乐节横空出世,那时候对许多杭州人来说,国际音乐节还是个新名词。这场长达21天的高雅艺术狂欢,像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令全城沸腾。中央电视台录播其中4场演出的网络点击量,就超过2亿次。如果说第一届杭州国际音乐节是在浇灌沃土,那么如今这片土壤已经生机勃勃,充满了新能量和创造力。在杭州迈入“后峰会、前亚运”的重要时刻,2018杭州国际音乐节突破古典音乐的风格界限,打造了一场阵容更强大、风格更多样、受众更广泛的全城音乐盛会。

  7月10日的杭州国际音乐节研讨会上,著名作曲家陈其钢、大提琴演奏家王健、男高音歌唱家张健一、杭州国际音乐节艺术总顾问余隆、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杭州爱乐乐团团长邓京山、杭州国际音乐节音乐总监杨洋等共同探讨:杭州国际音乐节如何成长为更有杭州气质和自身特点的音乐节,进一步走近大众?周平分享上海夏季音乐节的经验是“跨界”。除有古典乐元素外,还有爵士、民乐、电影音乐元素以及小作曲家工作坊、青少年职业体验、装置艺术作品等活动,让音乐走近年轻人。

  陈擎从广州青年音乐周提供给杭州的经验,是把音乐节打造成一个教育、文化、交流的平台。音乐周期间,活动场地门口的草坪上搭建了一个大棚,大提琴艺术家会邀请世界各地的顶级乐团首席艺术家们与青年学子共同分享音乐理念。

  “各个城市看上去差不多,只有杭州有点特别,是个难得的在城市中心有山有水的城市。我们也许可以在湖上办一场演奏会。”王健说。余隆补充说:“音乐节不要办成一个活动,应该跟市民有关、跟音乐爱好者密切相关,一定要注意创意和趣味性。我们早年办北京音乐节的时候,在恭王府里演的《十面埋伏》,琵琶手全‘埋伏’在观众席里面,观众听来真的有金戈铁马之声。”陈其钢则希望杭州爱乐乐团可以“”一点,出一些有质感、优秀的作品,呈现给杭州乃至世界听众。杨洋则认为,杭州国际音乐节需要一个“灵魂”,激活音乐节自己的“灵魂”和“性格”,才能让它成为杭州重要的文化标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