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人到电影导演 杭州才女彭青跨界获国际大奖
浙江在线12月10日讯(浙江在线 记者/虞飞 编辑/沈正玺) 原本是顶着风沙飘着长发吟唱的音乐才女,如今华丽转身成了影视界宠儿——在刚刚结束的“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上,杭州姑娘彭青以作品《丛林游戏之丛林守则》收获了“最佳制作”大奖。这位80后的文艺青年,总能带给我们惊喜。
6岁学作曲一直文艺范儿
“我从6岁开始学钢琴和作曲,所以音乐其实已经变成了成长的一部分。”
大家对彭青的知悉,更多的是她的歌手身份。彭青1986年6月13日生于浙江杭州,代表作《我只能爱你》、《黛玉三千》等,也为众多歌手创作过歌曲,包括黄雅莉《蝴蝶泉边》、张靓颖《这么近,那么远》、何洁《你是我的风景》、周迅《这世界唯一的你》等。
她告诉浙江在线记者,音乐对她来说,已经是习惯性的存在。
读高中时,同学都埋首于题海,彭青出了一张专辑。“这张原创专辑并没有公开发行,只是小范围的在身边的好友圈子里传播。”
但是好的作品总是为人传送,其中一首《三千》在当时就广为流传。从彭青的校园,传到了其他的校园。很多寝室的女生,都喜欢在寝室哼唱这首歌,还有人唱着唱着,泣不成声。
彭青告诉浙江在线记者,自己当时的想法很单纯,就是希望把自己写的歌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出专辑就像是一个校外实践,觉得有趣就做了。”
据她的高中同学一菲回忆,彭青在高中里就展现了过人的艺术天赋,不仅懂音乐,会主持,还善于模仿搞笑。“当时彭青出专辑,我一下子买了5张,就觉得自己同学会写歌会唱歌,简直太酷了。”一菲说,当时考音乐,多亏了彭青帮忙才通过呢。
“音乐课考试的时候,彭青和我一起,她唱歌我敲鼓。”一菲说自己完全是音痴,连敲鼓也是彭青教的,“要是没有她帮忙,我肯定就挂科了。”
北上开启自己的中国梦
2006年,刚踏入中国传媒大学的彭青,在“广院之春”歌手大赛上一举夺魁,获得最高奖“小白杨”奖;在随后的索尼爱立信杯传媒风尚第三届校园原创歌曲大赛中再次问鼎,凭借自己创作的歌曲《蝴蝶泉边》夺得金奖,实力不容小觑。
当时只有20岁的彭青,以扎实的基本功、泉涌般的创作才情,及独特的声线,一下子成为当时乐坛最引人注目的新星。从08年开始,彭青几乎每年都有专辑面世,她的作品代表了一种超越文艺的知性,比市场上绝大多数流行唱片更具流行性的质感。
在今年的草莓音乐节上,彭青与张曼玉同台,她的表演再次惊艳了众人。
“我刚上场就气象大变,暴风雨袭来,沙尘吓到大批观众,他们四处奔跑躲避。我和乐手们也被风沙吹得睁不开眼,当时场面混乱、窘迫,我的第一反映就是提醒观众注意安全。“
待情势转好,彭青重回舞台,为观众带来一首《Glowing Sun》,她的长发和藏蓝色大裙摆在风里飘扬,自然、专注、淡定、美丽,台下观众全神贯注的注视着她,现场不停有人大声赞叹“太美了”、“女神”。
聊起这一段时,彭青突然腼腆地笑了起来。“其实独立音乐人,如果与同行业别的角色相比,比如歌手比如演员,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都还是比较低的,不过现在已经好多了,各种音乐节、live house、商演等等,跨行业的合作也越来越多,让大家都有了更多机会。”
跨界初衷只是挑战的心态
说起跨界,10月份,彭青执导的微电影作品《丛林游戏》获奖,被评委盛赞“拥有高水平的艺术水准和权威性”。
“我其实是一个看各国偶像剧长大的少女,哈哈哈!我发现从美术造型拍摄手法和后期剪辑和调色,各个地区的差异都很大,我是有许多迷思的。当时投资方想拍一个都市偶像微电影,我就想,刚好有机会可以通过实践去解开我的这些疑问,所以我组了一个从技术到审美都非常年轻和现代的团队来做,自己动手剪,全程盯。初衷是挑战的心态,结果是挺惊喜的。”
从音乐人跨界到导演,彭青的转型可谓成功。
“觉得职业只是社会给予你的定位和你获得工作的名片,对于我自己来说都是一样的,初衷都是表达情感和营造向往,这是之前世世代代的艺术家给予我的快乐,我做的就是运用我的能力和天赋,继续传递出去。”彭青说,现在自己刚刚成立一家文化传媒公司,重点是艺术、公益和教育,接下来马上会启动一个“公益音乐教室”的项目,希望能整合跨行业的力量,让更多的孩子可以获得感受艺术的权利。
“不过无论如何,音乐人的初始设定我是不会丢掉的,刚刚写了2首电影的主题曲,过一阵子大家就能听到了哈!”
(本文来源: 浙江在线 责任编辑:祝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