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非遗保护又获点赞—— 让非遗活起来,走出去 浙江有一支“跨界军团”

09.06.2018  22:07

  今天,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近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50名)和先进个人(99名)名单,其中浙江省占7席,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先进集体称号,浙江省李震、黄才良、吕雄心、王巨山、周武等五位获先进个人称号。

  值得注意的是,先进获得者中,除了黄才良、吕雄心是非遗传承人外,其余或是从事文化工作,或是大学老师,他们从各自的领域“跨界”过来,投入到非遗的传承之中,而这或许正是浙江的非遗保护能够焕发勃勃生机的缘故。

  传承人:

  让传统技艺走进生活

  提起非遗技艺,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匠心”。匠心,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精益求精,也是突破前人、因地制宜的钻研创新。

  掌握了泥金彩漆全套工艺的黄才良,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泥金彩漆的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他将这门技艺往前推进了很多——

  比如,经过无数次配方试验,他研制出的漆泥配方,克服了温度限制,大大拓宽了创作空间;比如,他打破了“以亮为准”的传统标准,研发出符合现代审美的哑光表面器物;比如,他通过三维制图、现代雕刻等现代技术,研发出了许多新器型。

  同样,作为省级非遗东阳传统营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吕雄心也凭借创新之力,在文物古建修复上屡建奇功。他曾开创性地提出以新料作内芯的“换心术”,被浙江省文物局评定为文物保护创新技术,并在全省推广。

  不减的创新热情,也在推动着他们进一步完成从“匠人”到“传承人”的转化。

  “我们要做技艺的保鲜者。”黄才良说,非遗项目应该走出工场,走到人们的面前,走进人们的生活。2016年年底,由黄才良担任馆长的宁海东方艺术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其中不仅有非遗项目作品的展陈,参观者还能亲身体验技艺制作,馆内还开辟了学生实训等功能区块,接下来还将开发非遗衍生品。

  吕雄心也在尝试着走另一条路子。去年,他与同济大学合作成立东阳传统营造实习基地,紧接着同年9月“中央美术学院驻浙江东阳传统工艺工作站”揭牌,这是文化部支持的第7个传统工艺工作站。他比以前更忙碌了,各地办讲座,走进中小学当讲解员,与国外专家交流,还收了不少外国徒弟,让这门技艺不仅“”在国内,还“”到了国外。

  非遗技艺不再冷冰冰地留守在展览陈列馆里,而是正在走上一条振兴之路。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共14大类别383项,浙江省22个项目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各省区市前列。

  记者了解到,为落实2017年年初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省文化厅、省经信委、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意见》,接下来将发挥这批项目的带动作用,加快推动浙江传统工艺振兴。

  保护者:

  用媒介与头脑碰撞新模式

  在非遗保护领域,浙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各省市的非遗保护工作调研、取经地,而温州几乎是必去之地,有“温州样板”的美称。

  其实,“温州样板”的形成,与一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任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的李震,7年前开始分管非遗保护工作。他刚接手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一线调查,组织参与起草了有关非遗保护的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建立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率全国之先,在各地建立起县级非遗保护中心,实现全覆盖。

  为了扶持濒危项目,他推行“带薪学徒”制度;为了推进非遗活态保护,他带领团队在温州建成了全国第一家非遗馆,先后建成乐清黄杨木雕和泰顺畲族民歌两个省级文化生态区和58个省级、172个市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为了让非遗走进百姓生活,李震还在非遗衍生品开发方面动起了脑筋,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生活和传统工艺的振兴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事实上,全省各地的非遗保护团队都是成立不久,尽管人手不足,他们凭借强有力的执行力,在跟时间赛跑。

  在今年的“双先”名单里,21人的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以及仅有8人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都是以极少数的人力,推动了整个社会对非遗工作的关注。

  至今,省非遗保护中心已推出“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9届)、“浙江好腔调”(3届)、“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等品牌项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各地都在推进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大背景下,浙江总结升级出一套独门心得,形成一套省非遗保护中心、学术专员、各地非遗保护中心、项目保护单位四力合一的工作机制,大大加快了记录的脚步和品质。

  而余杭区文广新局,作为基层部门,实实在在地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一些传统表演类名录项目如“余杭滚灯”“高头竹马”“崇贤花篮”“大陆花灯”等,进行培育和打造,使之成为弘扬地方特色文化的金名片等等。

  研究者:

  为匠作技术“保鲜

  就在这几天里,来自全国多个地区的40位非遗传承人坐进了中国美院的教室,听美院教授们讲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青瓷技艺研修班、银饰锻造技艺研修班”正在进行中。

  这些原本只埋头在手艺里的传承人,通过研修班的学习交流,既向学艺术的年轻人展示了技艺,又从学院派的教授那里收获了很多创作、审美方面的新知识。

  其实,今年已是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的第四年了。该项计划负责人、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教授告诉记者,它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提供画图、造型以及技术的训练,更关键的是提供了一个激活并且促进手工艺成长的平台。

  周武的专业方向一直都是陶艺,他有手艺,懂教学,对“在这个时代如何让一门手工艺活下来”的命题,有着无比切身的体会:

  手工艺的学习应该是多维的,了解多领域的艺术形式,尝试跨界的创作思维,让不同知识体系和不同思维架构的传承者与老师面对面交流碰撞,才是活态的传承。

  与中国美院一样,浙江师范大学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中的高校之一。浙师大文传学院副院长王巨山,从事与非遗相关的研究已有10多年,在参与大量非遗项目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他前后发表过关于非遗保护理论相关文章近30篇。

  为了给非遗注入更强的生命力,记者了解到,浙江其实早早就开始尝试这种“跨界”模式。自2006年以来,我省在浙大、浙师大、杭师大、中国美院等8所高校挂牌建立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目前已确定了9所高校作为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的研培基地,开设青瓷、茶叶、木雕等10多个班,每期研培班时间达到20多天。

  在非遗保护这一个大命题下,核心在于传承人,而助力来自社会各方面——这些力量将拓展传承人的眼界,激发非遗传承的活力,最终推动着古老的非遗从历史走进当下生活。

  接下来,我们将在钱江晚报新闻客户端“浙江24小时”上,开设“百工百匠”非遗专栏。传承人的故事,期待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