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专家建言非遗项目创造性传承:要见人 见物 见生活
浙江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瑶在开幕式上致辞。涂艺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发表演讲。涂艺
中新网浙江新闻6月6日电(涂艺)“在新时代背景下,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也迎来新变化,我们应当重新认识和估量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的意义和价值。”5日,在浙江德清举办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德清)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表示:“非遗项目创造性传承的核心,概括而言,即见人、见物、见生活。”
“非遗本身是无形的,通过非遗传承人这一媒介,人们因而能够触摸它,感受它。”基于“人”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刘魁立认为,非遗保护在“见人”环节应围绕几大维度开展工作。
刘魁立表示,其一,是要对非遗传承人的传承工作加大关注和支持力度。此外,更重要的,是为非遗项目培养更多懂欣赏、会尊重的观众群体。
“当观众以一颗敬仰之心接触非遗时,他们收获的将是情感的共鸣,此时,非遗不仅是一门传统技艺,更是民族自豪感的来源。而要培养受众对非遗保护的文化自觉,将是整个社会共同面对的课题”刘魁立说。
此外,刘魁立解释道,要使非遗成为连接传承人和社会的纽带,以“物化”形态呈现非遗,并让非遗见之于生活十分必要。“我们衣服上的刺绣,人们使用的手编花篮,身上穿着的手工纺织的土布,正是这些手工艺品,让非遗可触可感。只有让非遗‘活’在日常生活中,它才是富有生命力的。”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胡坚对刘魁立的观点亦表示赞同。在刘魁立观点的基础上,胡坚补充了“创造性传承”的概念。
“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仅依靠政府的补贴,只会变成‘临终关怀’,而无法激发其社会价值。”胡坚建言,实现非遗的创造性传承,还应为非遗传承人提供更多传承创新意识的培养机会,以学术和教育资源的介入,如定期举办研习、培训等,为其提供智力支撑。此外,还应给予非遗传承以文化空间的保护和营造。
而事实上,作为国内“非遗大省”,浙江省在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上正积极实践着刘魁立与胡坚所提出的诸多思路。以德清为例,通过借助民间力量,德清设立了民间“非遗保护传承奖”,德清县大批非遗传承人得到了更多来自政府和民间的支持。同时,依托传统节日,德清以“游子文化节”为龙头,打造“一镇一节一品”,通过推动传统生活融入现代“洋家乐”业态的方式,让传统非遗与当代生活产生了更紧密的关联。如今的德清,30多个极具代表性的乡村非遗馆散落各地,通过中草药文化、非遗专题书画展等形式对传统非遗进行“物化”呈现,非遗变得更加可见可感。
“对非遗的尊重关乎我们看待自身的态度。通过对非遗的传承,我们得以把人类的记忆,个体的情感温度以及凝聚在传承者手中的智慧流传下去。”中国文化报社副主编徐涟如是评价非遗保护工作的价值所在。
此外,在这场以“传统文化与精神家园”为主题的论坛中,12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非遗保护工作者、非遗传承者、志愿者等,还围绕着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精神家园共建共享等论题进行研讨。
据悉,本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德清)论坛,经国家文化部批准,由中国文化报社、浙江省文化厅、湖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湖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德清县人民政府承办。(完) 【徐施宏】来源:中新网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