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专家刘魁立:泼水节在景区不能天天泼

06.06.2017  10:23

  “目前,在非遗这个问题上,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曾经属于自己的才艺、绝技,如今已变成了整个民族的,甚至跟你的下一代也产生关联。”6月5日,在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德清)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分享了自己对于新时期非遗传承的一些观点。

  他在主旨演讲中提出了两大概念——“志愿者行动”和“公产意识”,并指出:任何的保护都是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提出的,每一位文化传承人都是志愿者,都将自己的“独门才艺”当作公产来保护。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魁立首先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人问一位先生,现在媒体上传播的那些散文和诗,和生活完全没有关系。先生反问他:“你说话吗?那你就知道什么是散文。你唱歌吗?那你就知道什么是诗。”这个人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和散文、诗歌打了这么久的交道!

  “我们都是非遗传承人。”刘魁立认为,现实中,非遗无处不在,中国人按24节气生活,说中国话,佩戴首饰,都是在和非遗打交道,只是有时身在其中而不自知。

  传承非遗文化,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合力。刘魁立说:“首先要提升自己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尊重,提升文化自觉,在自己的实践中体会到非遗的庄严和伟大。

  “当人们说非遗时,它是无形的。记录仅仅可以保存,但是它并不能把原来的东西体现出来。非遗还是体现在大师们的身上、手上、头脑里。传承人的问题,可能就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保护住了传承人就保护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提到今年上半年出台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刘魁立认为,传承人的实践、物化,就是手工艺品。“人们为什么用茶杯喝水,而不用手捧着喝,这就是一种美的创意。”刘魁立认为,《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振兴计划》除对于非遗传承人在经济上有直接影响外,更多的是起到美化生活、增进幸福感的作用,让美好事物广泛交流。

  针对目前非遗传承的问题,刘魁立也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他看来,尽管24节气已经成为人类非遗,在一些节日的传承上,强调得还不是很够,可以把节日过得更好。“有些节庆被作为旅游资源过度消费了。比如泼水节原本应该是庄严而隆重的,现在有的景区里天天泼,破坏了严肃感。

  “任何非遗本身存在一种内在驱动力,会不断让自己往前走。有时会遇到一些偏斜,但放在历史长河里,他会不断自我纠正,最终成为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刘魁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