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起非实名用户的手机要被停机?只是限制服务

14.08.2015  14:19

    动真格的了,从9月1日起,非实名用户的手机可能会被停机。”一大早,这则消息就在朋友圈里狂转,发布消息的还是正经媒体公众号。于是,小伙伴们都一阵紧张:不实名就停机,这是要搞强制的节奏呀?!不过,运营商表示,非实名用户并不会强制停机,但部分业务会受到限制。

    强制停机?

    运营商表示没有这回事

    “没这回事,至少我们是没接到这样的通知。”一位运营商小伙伴私下说,虽然多地都在宣称以强制停机的方式促进实名制开展,但真正实施的,一个都没有,因为实名制虽然有法律支持,但强制停机又是与现行法律相违背的,“工信部明确要求运营商杜绝强绑、强开、强停等‘三强’行为,强制停机显然属于‘三强’中的一种。

    按照他的说法,强制停机这种事儿基本不会发生。

    那么,所谓“9月1日起”,这样的时间节点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今年年初,工信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联合印发了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据此,从9月1日起,电信企业在通过各类实体营销渠道销售手机卡时,将要求用户出示本人身份证件,并当场在第二代身份证读卡器上进行验证。为电话实名制增加技术和设备保障。

    这才是,这波——从9月1日起,非实名用户的手机可能会被停机的传言的由来。

    没有被停机

    但限制服务已经开始

    非实名用户虽然没有被停机,但钱江晚报记者从各大运营商处证实的消息是——非实名用户确实已经开始被“限制”服务了。

    “从今年年初开始,已经要求未实名登记或实名信息不全的用户进行补登记。”浙江电信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所谓的限制服务就是:未补登记的用户从4月1日起,就不能办理更换套餐、补换卡或办理新卡等相关业务。

    而浙江移动方面也表示,虽然非实名用户的通话功能不受影响,但其他部分业务会受到限制。预计下周将公布具体非实名的存量用户数据,以及具体处理方案。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虽然运营商们在具体执行细节上有些微差别,但总体上都是强调同一原则——在营业渠道全面标配身份证识别设备;在办理新业务等时要求用户补登记等措施;停机等强制措施不会主动推行。

    收到催补登记的短信

    纯文字的才是真的

    因为不愿意失去老用户,所以直到目前为止,各大运营商均为公开其名下究竟还有多少非实名或实名信息不全的老用户。但根据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非实名老用户的补登记其实是有时间要求的,即在2015年12月31日前本企业全部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率达到90%。

    也就是说,在临近这个时间节点的时候,不排除未达到目标的运营商会采取更多措施,来完成工作任务。所以,最近这段时间,针对非实名或实名信息不全的手机用户多半都会收到催促补登记的短信。

    但是,说不定,各类诈骗短信就会钻催补登记短信的漏洞。钱江晚报记者特意向运营商们核实,运营商发送的服务短信(一般信息发送方为10000或10086)都是纯文字版本。请千万注意,如果你收到的催促补登记的短信里面是附带链接的,千万不要随意点开,以免上当。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詹丽华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