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雕塑艺术展开幕 来浙博看跨越千年的“并蒂莲华”
梵天东土,并蒂莲华。中国与印度,山水相连,文化相依。
1400多年前,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中国唐代高僧玄奘历经磨难来到印度古吉拉特邦,把佛经带回中国,在长安传经。
千年后的6月15日,一场跨国的艺术盛宴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地下一层展厅启幕。“梵天东土•并蒂莲华:公元400-700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大展”自去年故宫展出后,反响极佳,现巡展至浙江省博物馆,展览由浙江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印度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精选了印度5个省市9家文物单位的56件雕塑藏品,国内8个省市18家文物单位的86件雕塑藏品,共142件文物参展,从展览规模到文物品质都是史无前例的。
为何是公元400-700年这300年?在古印度,这正是笈多时代,艺术达到空前蓬勃的阶段,借助于笈多王朝(公元4世纪到公元6世纪)的庞大权势,笈多的古典主义艺术风格不仅影响到整个南亚,而且透过东南亚和中亚,一直影响到中国,在中国掀起了造寺造像、念佛颂佛的高潮。在这三百年间,中印两国佛教美术的高峰时期基本对应,并在造像仪轨、尊格谱系、风格流派等方面反映出明显的类同性。
展览选择这300年作为时代断面,以中国求法高僧法显前往印度的时代和义净回到中国的时间为准,从中印两国的历史看雕塑艺术的发展,分为印度雕塑艺术和中国雕塑艺术两大部分。
这300年间,两国的雕塑艺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出现了些怎样的文物精品呢?下面,就让我们在展品中走进这段历史吧。
印度雕塑艺术
笈多王朝(4-6世纪初)是印度历史上少见的统一大王朝时期,自旃陀罗笈多一世开始,到沙摩陀笈多和旃陀罗笈多二世时期达到鼎盛,几乎征服了整个除印度南端一些小王国和西北喀什米尔外的印度大部分地区,横贯东西海岸。
可以说,其艺术风格超越了笈多王朝的政治版图,透过古代西北印度进入中亚和中国地区,向南进入德干高原和南印度,通过海路进入东南亚,来到中国,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绘画与雕塑艺术的发展。
4世纪,北部印度地区基本笼罩在贵霜王朝异族艺术的氛围下,笈多王朝虽然已经建立,但是艺术风格的创立还要假以时日。这一时期的石刻造像身体孔武有力,身姿直挺,表情肃穆,气势威严,袈裟肥大,衣褶重叠。不过,新的笈多样式已经初露端倪,最明显的特征是:佛陀像由犍陀罗式的波浪发髻或者贵霜式的光滑肉髻变成了真正的螺发。这种螺发后来成为笈多艺术造像的标志之一。
5世纪以来,笈多王朝形成多个艺术中心,从当时重要的政治、经济、宗教和艺术中心摩菟罗开始,笈多艺术向东传到摩竭陀地区,出现了萨尔纳特、菩提迦耶、帕特纳等艺术中心;向南影响到东摩尔瓦地区,有桑奇、乌德雅吉里、伊蓝、德伽等密集的艺术中心;向西有萨玛拉季等艺术中心。笈多王朝时期创立了印度古典主义的美学标准并运用于艺术创作中,这一时期印度教造像得到极大发展,尊神众多,身体匀称、气质高雅;佛教和耆那教造像虽然数量不及,但更能体现出笈多艺术的精神追求、沉静气质,形象超然智慧。衣纹不再具有写实的效果,袈裟紧贴身体,通过均匀的条棱线条表现衣物的褶皱,多用红色砂岩。陶质造像和铜造像也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
6世纪以后,随着笈多王朝的崩溃,各个地方势力和外来入侵势力纷纷建立独立政权,后笈多王朝退回摩竭陀地区勉强维持,到7世纪中期基本消失。后笈多艺术完全进入了本土特色发展时期,地方特色明显,逐渐出现了繁缛之风兴盛、古典主义精神逐渐减弱的趋势。正是在这一阶段,由于海陆交通的畅通,笈多艺术的风气得以更广泛地向外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部分展出的展品中有一件国宝级文物,来到杭州非常难得。
中国雕塑艺术
在中国,这段时期属于南北朝至唐初,从北方五胡十六国时代开始,到北魏(386-557)统一北方,南北朝格局形成,不同民族登上历史舞台,形成大割据、大融合和文化多样性的纷乱时代,是走向隋唐统一的重要时期。
中国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国家政权和世俗信仰的结合日趋深化。与此同时,中国佛教艺术在吸收印度、中亚、东南亚等地艺术的基础上,明确开始了本土化的进程,为中国艺术的成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盛唐艺术的先声。
随着丝绸之路的影响,汉化佛像的出现,海上交通的发展以及南北政权的互动等,佛教艺术中心在各地纷纷出现,如山西云冈,河北定县、曲阳、邺城,山东青州、诸城,河南洛阳、巩县,陕西长安、耀县,江苏南京,四川成都和甘肃等,遍及全国。由于政权更迭,政治中心转移,艺术中心往往也随着贵族集团的迁徙而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变化。每一次变迁都伴随着艺术风格或审美取向的转变。政治中心以外的地区,艺术的区域性逐渐发展起来,构成了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全景图。
五胡十六国时期(304-439),甘肃、河北、陕西等地的多个地方政权均盛行佛教信仰,其佛教以及佛教艺术的传统成为北魏早期艺术创作的源泉。自北魏迁都平城(398)至统一北方(439)以来,佛教以及佛教艺术不断对这个新兴的政权产生影响。北魏早期造像主要受到河北、西域、凉州、平城等地佛教造像的影响,直到迁都洛阳之前(493)。迁都后,北魏开始实行汉化政策,佛教艺术受也开始了汉化的进程,形体清隽、褒衣博带的形象广为流行;南朝佛教艺术受到海陆两条丝路的影响,从四川向北走河南道与西域联系是陆路的重要线路。海路的主要路线是通过越南、斯里兰卡影响到广东、山东等地区。北魏迁都洛阳后,艺术中心由平城转移到洛阳,像洛阳龙门石窟和巩县石窟的造像、永宁寺泥塑像均是皇家艺术水平的代表性作品,而在山西南、陕西关中、河北、山东、甘肃陇东等地区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地方艺术风格。到东西魏分裂,北齐、北周建立,北方艺术出现了明显的地方化特点。这时期北朝的艺术发展有两条主线:一是中国艺术本土化的步伐明显加快,二是北齐时期山东青州、诸城两地的造像开始出现笈多艺术特点。南朝造像保存数量不多,以四川成都近年来发现的石造像最具代表性。589年隋朝统一中国,但是佛教造像的艺术风格处在向唐代成熟期过渡的阶段,仍以北朝风格为主。
随着中国的统一与政治稳定,佛教雕塑艺术进入繁盛时期,初唐已经显示出不同凡响的气质:风格成熟稳重,人物形象饱满生动,装饰日趋华丽精美,标志着佛教雕塑艺术成熟期的到来。中外海上贸易的发达和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为印度、中亚及东南亚艺术的到来敞开了大门。
在中国部分的展品中,有一件文物尤其亮眼。它是洛阳博物馆的一件镇馆之宝,一个有“东方维纳斯”之称的佛面。据来自故宫博物院的展览筹展团队成员王彦嘉介绍,文物出土时是5个碎片,后经修复得到了现在的佛面:圆润的脸庞、上扬的嘴角、高挺的鼻梁、残缺的眼睛。佛面虽然不完整,但留给了我们无数遐想:完整的佛像是站着的,还是坐着的,姿态又是怎样的.....犹如维纳斯一样神秘而美好。
此外,现场还有本次展览中最重的和最长的展品。
最重的这件来自龙门石窟研究院,据介绍,有3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