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启幕 聆听泥土的呼吸
陈汉《肖像Ⅰ》
浙江在线11月20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吴孟婕 通讯员 金晓依 张艳) “此时此刻,在乌镇的互联网大会,有一场‘云上’的对话;在这里——西湖边的艺术空间,你可以低下头,听听泥土的呼吸。”昨天下午,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院长、陶瓷艺术家刘正的幽默开场,一下子拉近了一场乍一看有些“冷冰冰”的陶艺展与观众的距离。
即日起到12月7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主办的“泥之祭”第九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与“泥土与呼吸”2014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拉开帷幕,借由刘正、周武、雅克·考夫曼、张清源、戴雨享组成的“大咖级”策展团队的眼光,挑选了国内外69位艺术家近300件陶艺作品,释放器物的人文情怀、人性观照,展示带有“光韵”“温度”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不妨回想一下,你的生活中是否有过这样的定格——一手拿着陶瓷茶杯,一手举着智能手机,享受古老文明和先锋科技的两极。”或许是觉得现场观众的距离还不够“近”的另一位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陶瓷艺术家周武适时补充,“久违的手工劳作,虽然会把指甲弄脏,但会给参与者带来一种主体感。”
一块小小的泥土,虽不起眼,却是某些人眼中最全能的原材料。它的志向,是成为陶艺的血肉,萃集灵感的热力,散发与众不同的芳香。凝土为器,借物赋情,艺术家和工匠用手触碰生命的温度,开启一段与自然、泥土的对话。
但周武自己的陶艺作品,却与传统概念中的陶瓷器皿有点“远”。比如一楼展厅入口处的那几块获得今年全省美展金奖、名为《湖·山》的三色“怪石”,原材料紫金土、青瓷等都来自周武的故乡、陶瓷重镇龙泉,但通过材料和造型,被赋予了一份神秘而朦胧的美感。
“真的只有三色吗?”趁记者看得入迷,周武抢先发问。答案出乎所有人意料:沿着切面的水平线,眯着眼睛看,白泥上会折射青瓷的微光——往小了说,是为美感做加法,往大了说,品的是一份诗意——多一份观看的好奇,就会多一份惊喜。
陶艺作为当代艺术创作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当然也必须回答当代艺术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实现历史和现实的融合,促成经典与创新的融汇?“泥之祭”和“泥土与呼吸”的双展主题,正是对烧造民族千古之魂、凝淀民族生命表情的回溯和仰望,也是对陶制器皿复兴的关注和思考。从中,可以透视中西陶艺生活的多元表达与精神坚守,也可以窥见人性的呼吸。
“对于东方人来说,小时候的陶瓷碗盘就是最早的物忆。”这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的“私家回忆”。而对于长年在美国工作生活的韩国女艺术家李在苑来说,故乡的层山和捡来夹在书里的花瓣,是她生命里无法抹去的印记,也是促使她两度到访景德镇的最大动因。“就像写日记一样,这些瓷筑的花瓣串起了我对家的思念。它们代我发声,甚至可以说,它们的表情更生动,象征着一种永恒。”站在自己的作品前,李在苑用流利的英语为观众导览,时不时还夹杂几句中文。
徜徉于展厅,那些器型优雅、古朴动人的茶具、花瓶、水罐,处处都透着我们这个古老陶瓷之国的传统陶艺之美;时不时地,你也会与手感逼真的陶瓷龙虾、停满陶制小蝴蝶的“蝶衣”或是重达600多公斤的先锋作品不期而遇。借物赋情,呼吸吐纳间,更显气韵悠长。
作为中国美术学院历时最悠久的双年展之一,“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创始于1998年秋天,说起这个备受国内外陶艺界瞩目的大展,周武的语气中充满自豪:“十几年来,我们将展览带到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和日本、澳洲等地,它是一个交流的窗口,代表中国陶瓷艺术的精神。”这一次,策展团队规模空前,却把展览主题一缩再缩,一直聚焦到了泥土最深处。主办方还将于11月20日、21日在国美象山校区举办中国高等陶瓷艺术教育高峰论坛,进一步探讨陶艺创作的“活化”、“回归”和陶瓷艺术教育的相关理念。
走过戴雨享的作品旁边,一些观众正在兴致盎然地讨论着瓷盘上那些仿佛浑然天成的“符号”。“其实等待了很久,失败了无数次,才有了这几件作品。”戴雨享忍不住说出实情。好的原材料加上反复的尝试可以让作品达到“完整”,观众会自行解读其中的“和谐”,但唯有手的温度能让其呈现出灼人的光辉。
这双手,是艺术家的手,也是“我们”的手。不然,你怎么能感受到陶艺的“外冷内热”,又怎会知道,即使“这一次”不那么成功,也是一种值得赞美的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