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强降雨“邂逅”海拔差 临安今年两次洪涝都是因为它
浙江在线杭州7月2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吴佳蔚 实习生/梁婧娴 编辑/汪江军) 昨天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阵雨降落在杭州临安太湖源地区,一个多小时,这里就形成洪涝灾害,造成一死一失踪。就在一个月前,临安昌化镇也遭遇了洪涝,积水最深处达2米。
有网友问,为什么杭州这么多区县市,“受伤“的却总是临安?专家称,短时间的强降雨“邂逅”西高东低的海拔差,这才是洪涝总找上临安的原因。
西高东低地形易生山洪
“来临安看海”、“大雨倾盆啊,有伞,然而并没什么用”……昨天,临安的小伙伴们纷纷在朋友圈里刷屏。
据临安市气象台监测数据显示,昨天下午3点到4点之间,太湖源镇南庄站1小时降水量达到120毫米、东天目昭明寺站101.5毫米、天目山镇东关站84毫米。
这场暴雨给临安来了个“措手不及”,苕溪、天目溪等流域水位迅速上涨,里畈、英公、水涛庄3座中型水库超过汛限水位。
险情纷至沓来!潜川镇、太湖源镇境内爆发小流域山洪,部分山塘水库溢流;太湖源镇梅家坞山塘出现险情,溢洪道泄槽右侧挡墙局部坍塌;太湖源景区一度有70余人受困;龙岗镇望湖村发生一起小规模山体滑坡;潜川等镇局部村农户进水、农田受淹、堤防受损。
“这是典型的午后雷阵雨,短时雨量较大,并且集中在淤潜等几个乡镇,事实整个临安的面雨量只有11.2毫米(面雨量:一块固定区域内的平均降雨量)。”
临安市气象台工作人员说,这已经不是今夏临安第一次遭遇短时强降雨了。6月23日下午,临安昌化镇雷阵雨,短短3个小时,降雨量突破100毫米,导致山洪暴发,多人被困。
临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王峰说:“由于临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海拔差距非常大,西部的天目山海拔约1500米,而东部河谷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
“与杭州市区相对平坦的下游地形相比,临安属于山区,暴雨后水量汇流时间短,容易形成山洪。”王主任说。
山坡前沿最易发生崩塌
洪水来时一块门板都能救命
洪涝来势汹汹,昨天杭州临安公安分局出动了120多名警力奔赴前线抢险救灾。临安公安民警叶剑说,今年到目前为止,公安机关协同多方力量已经开展3次大的抗洪抢险行动,分别是6月23日的昌化联盟村、后葛村的洪灾、台风“灿鸿”期间太湖源、天目山抗洪以及7月19日的太湖源一带洪涝抢险。
身为土生土长的临安人,叶警官直言,记忆中临安发生洪涝灾害的次数并不多,即便是每年的台风季,也以连续几日的普通降雨为主,集中爆发的强降雨情况很少见。
“其实住在山区的老百姓对山洪的防范意识还是有的,老人们都会口耳相传告诉晚辈们,河水涨起来时要往高处躲避。”叶警官说。
对于如何防范洪水侵袭,叶警官和同事们也总结了不少多年抗洪抢险的经验:
首先,面对暴雨加洪水,民众不可涉水行走,也不要乘交通工具涉水过河,以免被冲走,更不要在山崖、涵洞、沟道、危房、低洼地里,危墙、高墙、高压线下避雨。
其次,学会充分利用身边的物件逃生自保,当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失去安全性,这时候,可以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转移过程中要服从基层干部和责任人的指挥,危险没有解除之前不要急于回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地方暂避。
另外,当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无通讯条件的,可制造烟火或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时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求得尽早解救。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物体寻机逃生。
历数那些年浙江遇过的洪水
2013年10月10日,浙江余姚受台风“菲特”影响,城区超7成被淹,21个乡镇受灾人口超80万。
2014年7月27日,浙江安吉,暴雨引发山洪暴发。
2014年8月18日,浙江瓯江发生发生流域性洪水,部分地区出现山体滑坡。
2015年6月23日,浙江临安昌化山洪暴发,全镇转移3830余人。
2015年7月11日,受台风“灿鸿”影响,天目山大峡谷景区山洪暴发。
2015年7月19日,浙江安吉山洪暴发,多名游客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