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立同德医院陈医生 给病友建了个微信群
每天80多人在群里交流、分享、安慰、咨询
一位病人家属说:“没有这个群,病人是一个人在战斗,有了这个群呢,病人之间可以交流,找陈主任也很方便,大家好像是一家子。”
江西病友“照常”定期把化验单用微信发过来,陈志炉看后配好药,快递到江西去。
很多病友在群里给记者留言
一个安徽病人家属昨天在微信群讲起陈医生,有些激动。
如果不是病人需要,陈志炉可能到现在还不会用微信,他说自己是个很“out”的人,有点跟不上时代。
他确实是个微信新手,昨天我请他发张手机截图传过来,他说他不会截图,要去找个帮手。
陈志炉43岁,台州人,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做了20多年医生,现在是省立同德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博士。
昨天陈志炉休息,见到他时,他穿件很厚的灰色羽绒服,戴一副文气的眼镜,瘦瘦的,头发有些白了。
我直奔主题,问他,微信用多久了?他想了想,说,不到9个月。2015年6月,陈志炉才开始用微信,第一个好友叫“躲猫猫的咪咪”,是个血小板病人,在他这里治疗很多年了,病情稳定。
陈志炉说他的微信圈就三种人,病友、医院同事、同学。
如果不是病人需要,陈志炉更不会建微信群。他是真不会,后来请教了血液科一位年轻护士,才学会了建群。
陈志炉不停说自己很“out”。“我呢,以前从来不用微信的,后来因为很多病人用微信,他们提出来用微信联系比较方便,发资料发图片都很方便,我就用了。”
2015年10月,陈志炉创建微信群——“陈医师病友之家”。现在这个群成了他与病人、病人与病人之间最主要的交流渠道。
以前每个找他看病的病人,陈志炉都会发一张名片,过去名片上只有办公室电话和个人手机号,2015年12月开始,名片上加印了微信号,他会拉一部分病友进群。
群的队伍一直在扩大,截至昨晚,“陈医师病友之家”有了85个成员,其中3个医护,陈医师、郭医师和血液科护士长,82个病友,有病人也有病人家属。
陈志炉微信里200多个联系人,170多个是病友,不是所有加他微信的都会被拉进群,“陈医师病友之家”更侧重三种病友:距离远的、病情重的,心理和生理都需要更多关注的新病人。
自从有了微信群,陈志炉更多业余时间被它占据。
加微信好友前,他都跟病人先讲清楚,上班时间比较忙,上班时间微他,不大能及时回复。中午抽空,他会把上午群里的聊天内容看一遍,回复一些,晚上下班回家,再看一遍,回复一轮。“我会把病人的问题当天解决掉,空了也发一些健康资料帖上去。”
昨晚7点,我在群里看到,病友“照常”在群里问:陈主任,您有看见我发过去的地址吗?
过了15分钟,陈志炉回复,看到了。
“照常”说,那麻烦您有空的时候帮我寄下。谢谢您了。
陈志炉说:好的。
“照常”是江西病友,治疗三年,恢复得很好。现在他每周在当地化验一次,把化验单拍照后用微信发过来,陈志炉看后,在医院或药房给他配药,然后打电话让快递员上门取件,快递到江西去。
和“照常”一样,很多病人距离杭州很远,福建、江西、安徽、云南……医患相隔千里,以前在电话里说病情,有了微信,不仅像化验单这种直接可以拍照传过来,还帮很多病人省下不少长途电话费。
微信群是陈志炉自愿给自己增加的额外工作,但对那些病友来说,方便太多了。
陈志炉家住三桥附近,开车上班要个把小时,下班到家往往晚上八九点钟,不时还要值个夜班。一周只休一天,能双休的机会很少很少。
陈志炉昨天跟我讲,他的孩子上小学五年级,班主任有一次说,你这个当父亲的可真不怎么合格啊。陈志炉说他后来想了想,老师说得没错,他平时留给家人的时间太少了,可是在很多病人眼里,医生往往被看成是天,很多话病人连家人都不讲,却跟医生讲,怎么也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原标题: 省立同德医院陈医生 给病友建了个微信群 作者:记者 罗传达 网络编辑:俞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