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非遗”都活起来

15.01.2015  10:43

王淼(图中)

王淼(图右)

或许你不知道王淼,但你一定知道浙江非遗保护的成就,从杭州西湖申遗到大运河申遗,里面大大小小的人文故事,都离不开众多文博专家和非遗专家的贡献。

而王淼,就是其中重量级的一位。

他是浙江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处处长。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10余年来,在他和他的工作团队推动下,浙江创造了许多个“第一”:率先开展非遗大普查,率先出台非遗保护地方法规,率先公布省级非遗名录,率先公布八大系列非遗保护基地,率先提出和推动“美丽非遗”工作实践等。

他的心血和智慧,使浙江非遗保护工作结下累累硕果,全国都来学习“浙江经验”。

然而,长年超负荷的工作击垮了他羸弱的身体。去年10月29日,他因过度劳累在工作中突然晕厥摔倒、昏迷住院。

日前,早报记者来到王淼所在的浙二医院滨江院区看望,并与他面对面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访谈。

【他的创举】

改革从基层文化工作开端,在乡村搞起“图书共享

来到医院,是一个周二的下午。

刚做完高压氧的王淼从病房外进来,他头上戴着一顶精神的红绒帽,看上去气色不错。

招呼我到床边坐下,他首先开起了玩笑:“高压氧室不舒服,还不如外面空气好。

陪我一起来的在省文化厅非遗处的李虹坐在床的另一侧,抓住他僵硬的左手轻轻按摩着。

窗外风急雨大,我们的谈话却暖暖的,温馨如亲人。

在单位里,同事们常听他说:非遗保护的对象在民间,非遗工作的基础在基层,要扎根生活,走进百姓才能鲜活。

这些想法与您早年在基层文化站工作的经验分不开吧?”我说。

他的眼睛亮起来:“这个问题有新意,从来没有人问过,那时候的事情我可骄傲呢!

他的梦想、他的创新意识,其实早在他1980年至1984年在台州临海县城郊区文化站工作的近5年里,就已经萌芽。

当时下面有6个公社文化站,什么事大家都是一起干,劲头很足。”他开心地笑说,那时候的工作是最“接地气”的,“现在都说要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们那时候就在这‘最后一公里’工作。

上世纪80年代,村民们没有书看,王淼想了一招:大家凑钱,这个村出20元钱,那个村出15元钱,量力而行。一个公社总共22个村,大家一起买书一起看。

书一两毛一本,我们凑了500块钱,可以用最小的资本买到20倍的书。”买好书后,统一进行图书分类、编目,每隔几个月交换,书送集中到分散,再从分散到集中,让村民们可以广泛共享。“我们称之为‘图书五统一’,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制度、统一流通、统一管理。

这样一来,书还是归各村按出钱比例所有,使用权归到了所有村民手里。

王淼和同事们去买书时,特意挑适合农民看的书,有文学名著类的,也有农技生产类的,还有科普知识类的。

这件事,后来在全县铺开,有了轰动效应,不仅省内,连上海等地也专门来取经。

起了个好头,王淼做事的热情更高了,他和同事们更勤快地干农活,换来的钱买了电视机,给村民们共用。之后,乒乓球桌、婚介所、幼儿园、文化俱乐部等纷纷添起来……村民们的精神生活日渐充实。

1984年,这件事还上过报纸头版,内容就是农村承包改革后的新气象。

当时的许墅村也在这些大背景下,被评上了台州唯一一个省级文明村。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记者 钱祎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