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音乐董事长高晓松放豪言
阿里音乐董事长高晓松
浙江在线·浙商网9月7日消息(记者 管吴澄 黄云灵) 9月7日下午的2015年新网商峰会共有6位互联网大佬出席。相比于滴滴快的总裁柳青、银泰事业董事CEO陈晓东、阿里副总裁涂子沛等大咖,阿里音乐董事长高晓松的涉及互联网时间最短,但绝对是人气最高的嘉宾。不愿透露阿里音乐的发展战略,作为阿里音乐董事第一次公开亮相的高晓松放出豪言,“三年内做成一家世界级的音乐机构。”
“我做一次低科技发言,大家只能勉为其难听听,看我这张脸了,还好面积比较大。我就闲聊一下,不说(阿里音乐)干什么,也不说怎么干。一个人(做音乐)的时候,没有对手,但是现在不能随便乱说话,因为有一个强劲的对手,以擅长学习著称。”
目前的数字音乐领域市场,阿里音乐、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大佬们尽享角逐,在高晓松看来,大家都没有在核心区域展开厮杀,但该怎么做,高晓松继续打起了“太极”,“大家都不是音乐公司,是音乐播放器公司。音乐播放器的产值加在一起,只占全球本年度音乐产值的0.7%。这是音乐产业的最小一个角落,大佬们都在下‘五子棋’,既然这样,我就踏实了,我就知道怎么下了。我要干什么,明年再说。”
当大数据碰到音乐,似乎是一个很玄乎的事情。高晓松认为,大数据对音乐源头的创作,没有任何指导意见,大数据的影响在娱乐圈是很小的,“大数据被大家吹得有点神乎其神。索尼的数据够大了吧,但你再给我做一个迈克尔·杰克逊出来?您再来五个周杰伦,十个Lady Gaga。”高晓松表示,自己不太认同大数据和娱乐业的结合,“人不是同质化的,大家的认识不一样,是多元化的,创作这东西没法吸取经验,人们对演出的需求,不是简单的扩大再生产。尽量用互联网降低行业成本,至少把行业的阴暗面、顽疾,门槛大带哦,但所有门槛都是尾部的门槛,头部的东西不可能。”
演讲过程中,高晓松认为,音乐不是产品,非常独特,不能以用户量化它来做模型。“比如我们现在签了BMG,它手里有200万首音乐版权,一个大腕团队怎么能从这200万首歌里选出它想要的歌,我给你一个巨额赏,怎么用大数据,怎么用互联网方法,说我就会自动跳出来,你就去唱吧,唱完就火了。谁如果能够做到这个,你就是全球最牛的,音乐行业就是你的。所以大家努力吧,想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