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阿浩去世已快半个 为什么大家无法忘记他

26.10.2014  09:30

邵逸夫医院急诊室的医护人员。

    《给死亡以淡淡的暖意》一文微信阅读量超9万,记者再访邵逸夫医院急诊室

    这份淡淡的暖意,挥之不去

    距离阿浩去世已经快半个月,而他的故事还在影响着我们。

    10月13日,在住院20多天后,33岁的磐安小伙子阿浩,因为肝癌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室去世,这个一无所有的小伙子,临终前捐出了自己的遗体。

    10月18日,急诊室护士殷晓晨写的关于阿浩的纪念文章:《给死亡以淡淡的暖意》,在微信浙江名医馆上转载,钱江晚报(10月19日A9版《急诊科里的他和他们,是彼此的温暖》)、浙江新闻APP也对此进行了报道,文后每天都有新的评论,已经有上百位读者写下感言,目前这篇文章仅微信阅读量就超9万,这还不包括其他网络的转载。

    急诊室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生离死别,为什么阿浩给他们如此深的触动?医患之间的感人故事,时常耳闻,为何阿浩让人印象如此之深?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来到邵逸夫医院急诊室,想寻找问题的答案。

    手臂上的刺青

    不说明什么

    急诊室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地方,有时候这是一场百米赛,而有时候这是一场马拉松。所以,钱报记者采访急诊室的医生护士时都会有些歉意,好像偷了病人的时间。

    去邵逸夫采访那天,殷晓晨正在参加一个学习班,夜班护士李秋利刚下班,护士长邵红玉、急诊室主任周道扬也在采访过程中进进出出了好几回。

    中午11点多,晓晨上完课回急诊室,背着双肩包,手里还拎着电脑包,扎马尾,戴眼镜,看着像大学生,活力满满。

    过去一个月,晓晨没有在抢救室上班。她跟阿浩的直接交流不算太多,下笔之前,她跟其他护士聊了很久,回想起第一次在急诊科见到阿浩,谁也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会让全科上下牵挂。

    那天,两个工友把阿浩送到医院就离开了。阿浩身上只有几百元钱,急诊科联系了医务科,叶大炜见到阿浩时,他已经换了短袖的倒背衣,手臂上露出左青龙右白虎的刺青。

    “很大的文身,所以印象很深刻。”叶大炜说。这样的文身,总让人觉得这个人有不寻常的经历。

    邵逸夫医院另外一位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半年前,阿浩在邵逸夫医院做手术,当时她也对阿浩的文身印象深刻。

    “他纹着身,但是看着很憨厚,握手的时候笑起来也很阳光。”有些违和感,所以她记住了阿浩。

    但是,除了十几年前父母去世、兄弟各谋生计、多年未联系这些信息之外,他是怎样一个人,有着怎样的经历,大家知道的并不多。

    其他人都在抱怨的时候

    他没有

    邵逸夫医院急诊室,每天有近400人进进出出,他们当中大约有350余人在就诊处理后,几小时之内就会离开,剩下的50多人,需要留在医院做进一步的处理,滞留时间长短不一。半小时,几天,像阿浩这样连续住了二十几天的很少。

    护士长邵红玉是个小个子,短发,笑起来眼睛弯成月亮,很有亲和力。有时她会对钱报记者感慨,在这里,社会不好的一面都能看到,但她不愿让记者写出来,让大家看到太多负面的东西。

    大家对阿浩的另一个共同印象是寡言。他不仅话少,表情起伏也很小。反倒是后来,知道哥哥要来医院,但是9点多还没出现时,他明显有些烦躁,询问叶大炜“怎么还不来”。

    “癌症晚期病人,会有很强烈的疼痛感,很多人会叫喊,但是他不会。”在护士李秋利的回忆里,阿浩是个很平和、自律的病人,尽量不麻烦别人,很少提要求,虽然很少说感谢,但能感受到他的谢意。

    急诊室主任周道扬有一次问护士长:如果你像他这样躺在这里,你会怎么做?

    “如果是我,也许不会像他这样安然、平静。”周道扬说,在这样无依的处境下,没有歇斯底里,没有愤世嫉俗,没有抱怨社会不公,或者把气撒到护士身上,一直安安静静的。

    周道扬说,自己主要负责治疗上的事儿,虽然不像护士们每时每刻都在阿浩身边,但是整个过程他都能感受到病人的信任和理解。

    “其实周主任很关心他的,有点什么好吃东西就让我们拿点给阿浩。”一旁的护士长补充。

    护士长跟记者说起一件事,周主任从老家带来猕猴桃,因为太硬,一开始没拿给阿浩,捂了两天发现软了,护士挑了两个,裹在餐巾纸里准备拿给阿浩。科里一个90后男护士不知情,回到办公室拿起猕猴桃要吃,边上的护士急了:“这是给13床的!

    慢慢的,大家都成了阿浩的临时亲人,每个人都在关心这个生死难料的年轻人。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记者 丁颍鹃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