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阿拉伯国家文物(纸质)修复研修班在甬举办

01.12.2015  11:15

  作为第十四届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周的重头戏之一,由文化部外联局、浙江省文化厅、宁波市文广新局主办,宁波博物馆、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承办的首期阿拉伯国家文物(纸质)修复专家研修班11月23日至12月11日在宁波举办。

  研修班学员来自阿尔及利亚、埃及、伊拉克、约旦、科威特、黎巴嫩、摩洛哥、巴勒斯坦、苏丹、突尼斯、阿联酋等国,共20名文物修复专家,他们分别在各自国家的文化部、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大学博物馆等部门担任主管等。

  阿拉伯国家和中国同是世界文明的主要发源地,自唐朝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国家后,更是促进了伊斯兰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本次研修班旨在通过向阿拉伯国家纸质文物专家传播中国在纸质保护、纸质类文物修复利用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加深中阿文化交流、增进中阿友谊,促进中阿文博事业共同发展。

  在为期20天的研修班课程设置中,文物修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设置,主办方邀请了国家文化部外联局、国家文物局、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及教授授课,内容包括《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博物馆的交流》《中国造纸史》《纸张的特性与分析检测》《中阿发展模式对比》等,从文物保护、中阿文化交流、中国造纸术等方面与阿拉伯国家学员进行研讨。同时,还将带领专家学员到宁波天一阁、宁波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故宫博物院等地参观考察。此外,学员们还有机会参加“20分钟学会画红牡丹”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