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光洒满校园——余杭区实验小学品牌建设纪实

04.06.2015  22:49
          前不久,一场温馨的欢送仪式在杭州市余杭区实验小学举行。两名教师退休了,他们投身教育30余年,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耀眼的光环,但却得到了全校师生最热烈的掌声。这么多年来,该校一直依循着这样一个“约定”:用最隆重的仪式欢迎新教师,也用最隆重的仪式欢送老教师。           “在一次次迎来送往中,能够让所有教师读懂学校的历史与文化,把精神传承下去,告诉大家我们是一个阳光的团队。”校长刘伟慧说,余杭区实验小学建校23年来,尤其是在过去10年里,以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围绕创建阳光少年、阳光特色课程、阳光教师等载体,着力构建和实施“阳光教育”,形成以“关爱”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积极探索特色立校、品牌兴校,取得了不俗的办学成绩。           “十年磨一剑”。学校不仅先后获得了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雏鹰红旗大队、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先进集体、浙江省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还被确定为首批国家课改实验区骨干学校。而在当地老百姓眼里,它已然成为一所不折不扣的名校。                一起来评“阳光少年”           406班学生林晨雪这几天特别兴奋,因为她被评为班级“七彩阳光少年”,下周可以担任学校升旗仪式的“光荣护旗手”。从2005年起,余杭区实验小学就开展了以“阳光少年”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改革。据介绍,这是该校结合新世纪雏鹰争章活动和新课改理念开展的一项系列特色活动,它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为基本途径,以培养学生的生存发展意识和养成教育为基本内容。           “阳光少年”评比主要分3方面:与学科相结合的“学科之星”,与文明行为相结合的“文明小主人”,与自理相结合的“生活小能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也在不断丰富‘阳光少年’评比的内涵。”刘伟慧介绍说,目前学校推出的“七彩阳光少年”就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希望所塑造的学生能像七彩阳光一样明亮、温暖,充满理想、自信,品行端正、善解人意、善于合作,成为“乐学、健康、创造、负责”的新一代。           “七彩阳光少年”需要在健康、文明、智慧、艺术、书香、实践、奋进等7个方面,都有出类拔萃的表现。“对于我们班的同学来说,这是一件大事,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评。”501班学生谭王毅很自豪,因为他评上了4个项目,距离班级“七彩阳光少年”已经很接近。207班学生裘易轩虽然只评上了“艺术少年”,但这是对他唱歌好听最大的褒奖,“我还有机会在学校开辟的特色栏目‘梦想舞台’上一展风采。”           为给“阳光少年”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余杭区实验小学设计了“梦想舞台”“光荣护旗手”等多种平台。过去两年里,全校有3000多人次参与观摩,有800多名孩子成为了梦想舞台的候选人,有近60位孩子登上梦想舞台成为了“梦想达人”,获得梦想奖杯。丰富多彩的“阳光少年”系列活动,让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深入人心,也让学校打响了“阳光教育”的品牌。过去5年里,学校先后承办大型德育活动20余次,有近百人次获得全国雏鹰奖章,多名学生被评为浙江省、杭州市或余杭区“美德少年”。              学生爱上“阳光课程”             每周五下午是余杭区实验小学的特色课程群活动时间。第一节为必修课,一到六年级均开设博学与心理课。余下两节为选修课,其中一年级上围棋,二年级上象棋;三年级及以上则进行走班选课,开设了音乐类、美术类、科技类等56个好玩的活动项目,譬如小海豚合唱团、墨趣书法社、F1车模社等。而到了每年4月,学校还会举办“特色课程节”,请特色课程班上有卓越表现的学生闪亮登场。           据介绍,从2013年开始,余杭区实验小学就围绕“阳光教育”理念,策划并全面实施阳光特色课程群。其中,心理课、博学与实践课、才艺课是这个课程群最重要的3门课,它们分别指向了阳光心态、阳光内涵与阳光才艺。每名学生都需要修读这3门课程。心理课为必修课,以行政班为教学单位;博学与实践课则分不同模块与主题学习;才艺课则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结合社团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走班选课。    “阳光特色课程与校本课程相对应,是很有益的补充。”教师张军负责“临池社”书法社团教学,他还制作了系列书法微课,颇受学生欢迎。他认为,学校通过阳光课程的设置,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发挥了课程组合的集聚效应,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学习的平台,使他们差异化、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而且,阳光课程真正实现了师生“全覆盖”,改变以往冷热不均的状况,是一场彻底的“群参与”的课程变革。           今年寒假前,余杭区实验小学推出了“跟着父母去上班”的职业启蒙训练营活动。学生们在教师和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幼儿园、市民中心、菜场、花店……客串了幼儿园教师、市民中心引导员、小花工等,过足了职业体验的瘾。“教育的最终结果,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刘伟慧说,设计职业体验活动课程,就是希望创设一种现实的情境,让孩子们直接介入社会的基本存在形态。学校已有的特色课程相对静态,而职业训练营能让学生“做中学”,动静结合更有利于培养对社会负责的阳光少年。              争做一名“阳光教师”           余杭区实验小学现有119名教师,平均年龄43岁,很多教师已经到了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状态的年纪。但走进校园,你会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活力和朝气。晨光里,男教师们正在酣畅淋漓地打一场球赛;午后的树荫下,女教师们谈笑风生;夕阳下,有人在气定神闲地打着太极,还有人在练瑜伽和舞蹈……刘伟慧最爱引用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那句话:“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阳光。”而这也正是余杭区实验小学开展“阳光幸福教师”培育工程的初衷,“如果教师阳光了,学生一定会更阳光”。 该校以打造“尊重、赏识、责任、创新”的教师文化为目标,以关爱教师的身心健康为根本出发点,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重要指向,以文体、健身、风采评比等活动为载体,不断激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致力于让“藏龙卧虎”的余杭区实验小学成为他们向新目标攀登的更高平台。           为此,学校推出了针对教师的“课程力修炼”计划,还成立了7个名师工作坊,外请内聘,挑选优秀教师从班级管理、学科教学等方面引领年轻教师成长。“每位老师个性特长都不一样,需要不同的平台展现自我。”该校工会主席冯根荣说,除做好质量管理外,学校还开展了风采教师评比等活动,设专家教师奖、科研标兵奖、课程创新奖、敬业奉献奖、热情服务奖、轻负高质奖、最具爱心奖、班级管理奖等多个个性化的奖项。 调入余杭区实验小学之初,周华娣带一年级新生。过去的5年里,她一直默默无闻。而在所带班级行将小学毕业前夕,她给每名孩子都写了一篇日志,记录下和孩子们之间难忘的点滴。毕业典礼那天,她把五万多字的用心血凝聚成的日志装订成册,取名“献给我们班的孩子”,作为毕业礼物送给学生。接过这份沉重的礼物,很多孩子与家长心潮澎湃。“为什么余杭区实验小学的教师充满着爱?”这是很多人的追问。刘伟慧说,这是学校推行“阳光教育”结出的硕果,有爱的教师与有爱的学生相互激荡,共同行走在阳光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