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浙商“深掘”古田精神富矿 聚力共建重要经济体
中新网浙江新闻7月13日电(徐瀚文)“学习古田会议精神,坚持底色,保持本色,发挥特色,呈现浙商彩色……”近日,在革命圣地——福建古田举行的全国浙商古田论坛暨福建省浙江商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上,在闽28家浙籍兄弟商会向全国浙商发出倡议:立足浙商绿色草根,传承古田“精神富矿”,弘扬浙商文化,努力发展相济、相融、互利、互促的新实体经济,以求跨界发展,创新发展。
“浙商来到这里,不是简单的看现场、听故事,其真正的目的,是到这里汲取精神力量,明白中国民营企业的性质和方向。”在改革开放已成为时代主旋律的当下,浙商总会秘书长郑宇民淳淳教诲。
古田,位于福建西部,是中国的革命圣地。
88年前,一场著名的“古田会议”,让中国共产党在这样一个偏远落后的山村奠定了自己的生机。它系统回答了建党、建军一系列的根本问题,最终使这支偏远落后地区建立的武装,跳出了“陈胜吴广,李自成,石达开”等历朝历代农民武装的历史漩涡的,变为中国革命的先进工具。
88年后,同样于福建古田举行的全国浙商古田论坛,让浙商又得到了及时的精神洗礼。虽然与国有企业所有制的性质不同,但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市场经济主体,他们正在时代使命下,为社会创造大量财富。
在郑宇民看来,共产党领导是一脉相承的;革命目标与建设目标是一致的;红军长征的轨迹与改革闯关的轨迹是相同的;红色精神与特色理论是同源的;传统党建与“两新”党建的任务是相同的;军事队伍建设的规则与市场主体队伍建设的要求也是相互借鉴的。
过去数十年,浙商在八闽大地书写的“福建模式”,正成为诠释“国家企业”的最好注脚。
凭借着“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一批批浙商来到福建经商、贸易、交流,有力促进了浙闽地区的经贸往来和市场繁荣。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闽经商办企业的浙江人有65万人,规模企业超过2600多家,个体工商户3万余家,涉及信息经济、节能环保、大健康、旅游、时尚、金融、文化、地产、高端装备制造等精尖行业,投资总额已经达到1万多亿元人民币。
如今,浙商一条街、浙商一座城、浙商工业园区等新兴业态,在福建这个大市场逐步被呈现。在福建省浙江商会会长董加余看来,“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是当时来闽浙商的真实写照,而这也正是福建浙商能够在福建演绎无数“鸡毛飞上天”的故事,服务当地经济的原因所在。
思考民营企业党建:明确建设目标传承古田“精神富矿”
“打天下、保天下需要建设有强大战斗力的人民军队;建天下、闯天下同样需要建设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家队伍。”当日举行的“古田论坛”上,浙商在古田探讨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思考如何传承古田红色精神。
郑宇民认为,古田精神并不遥远,它对浙商而言,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很多企业家一到古田,就关心当地有没有金矿、银矿、铜矿。”在郑宇民认为,古田真正的宝藏不只是这些有形的矿产,而更重要的是“古田”精神这座富矿——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浙商应该充分挖掘并运用。
这个财富有多大?当日的论坛上,军史专家、教授金一南评价,如果没有“古田会议”的改造,“他们(指工农红军指战员)终生就是农民而已。但最终他们都成了共和国著名的战将。”也不会有“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的美谈。
中新力合董事长杨胜把“古田会议”理解为中国共产党“创业创新”过程中的一股红色精神,这种内在的力量,同样给了大众一种意义的构建。“今天我们在古田感受红色精神,以及论坛本身,都是一种意义的构建,在当下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一个‘主旋律’下,这些都赋予了企业鲜活的时代价值和意义。”杨胜说。
“企业能否长久、持续地发展和企业的理念、信念方向息息相关。”四川省浙江商会秘书长刘良绪对郑宇民的观点进行了点赞,他说,没有政治生态,就不可能有完整的经济生态,党建工作对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政治引领作用不言而喻。
论坛上,在闽28家浙籍兄弟商会向全国浙商发出“学习古田会议精神,坚持浙商底色;学习古田会议精神,保持浙商本色;学习古田会议精神,发挥浙商特色;学习古田会议精神,呈现浙商彩色”的倡议,呼吁全国浙商要立足浙商绿色草根,发挥浙商特有的聪明才智和商业天赋,凝心聚力、整合资源;并且弘扬浙商文化,努力发展相济、相融、互利、互促的新实体经济,以求跨界发展,创新发展。
商之大者,为国为民。浙商总会执行会长沈国军表示,浙商总会福建商会在今后应继续发挥好平台作用、创新组织模式,推进功能性的商会建设,深化服务功能、维权功能、学习功能、联合功能,凝聚民营在闽浙商共同跨越发展,将商会打造成为卓越又创新的重要经济体。(完) 【徐施宏】来源:中新网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