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当家长?复旦教授摸索出一些策略你不妨试试

19.10.2015  08:36

    上个周末,本报新教育周刊报道,杭州一小学要求学生家长持证上岗。学校做了一本70多页的上岗指导手册。这本名为《做父母是最伟大的事业》的手册包括家长培训课程、家长悦读计划和家长实践项目。

    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侯晓远,也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与这个学校的想法不谋而合。

    他深感“教育家长”是中国教育的重要课题,产生了退休后办一个“父母学校”,让父母经过“职业培训”的想法。他甚至希望,“父母学校”能被上升至国家战略的层面。

    身负繁重科研、教学、行政任务的知名教授,为什么花大量时间在家长的教育问题上,他又有着怎样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呢?钱江晚报记者专程赶赴复旦大学,与侯教授面对面。

    在复旦大学物理系,有个定期举行的“家长研讨会”。这看上去应该是教育系办的研讨会,是怎么来的?

    侯晓远教授是个热心人。在十多年与复旦的“问题学生”接触及反复谈话后,深感“教育家长”才是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于是产生了退休后办一个“父母学校”,让父母经过职业培训“上岗”的想法。

    他甚至希望,“父母学校”能被上升至国家战略的层面。

    2014年春节,有一天他突然想,为什么要等到10年后才做,而不是现在?

    侯教授培养的学生很多留在上海工作,且已生儿育女。他就在微信群里发了一个倡议开个“家长研讨会”,得到热烈响应。

    这一年的3月15日,第一期“家长研讨会”在复旦物理系的办公室里开班了。

    侯教授说:“早期完全是一种朴素的感情。因为自己也有孩子,看到这些优秀的孩子进入复旦,然后他们出了问题,就想帮帮他们。时间久了,有点乐此不疲。

    “当他们原先哭丧着的脸,表情开始慢慢舒展,然后露出笑容。那种成就感,是对自己精神上的巨大回报。”侯教授说。

    “看似我在帮助他们,其实,付出的本身就是获得。”正如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根据力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教育学生,就是在教育自己。

    所谓的“问题学生”,并不仅仅是考试不及格、不爱学习的,也有很多成绩不错,但是精神上不开心、心理负担重的学生,会来向侯教授求教,期望在“人生目标”等问题上获得指引。

    多年下来,侯教授经过不断地思考和总结,将普遍困扰大学生的一些人生问题写了一本小册子,名叫《人生自由之路》,在师生中传阅(小册子的电子版,详见升学宝微信)。

    侯教授将人生比喻在“问题丛林”中行走,认为只有不断磨练自己的“精神肌肉”,即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不被现实的问题所困扰,达到真正自由的人生。

    由“问题学生”想到家长教育的不可或缺,跟学生反复谈话积累了许多案例和素材。关于如何教育孩子,除了理论构建,侯教授在实践中形成了许多独特有效的方法。

    教育策略一

    孩子犯了错误

    父母不要一直唠叨他

    案例:七八年前,物理系有一个年轻的女教授,一次问侯教授,孩子犯错了我总是说他,可是不管用,孩子爸爸也不管,怎么办?

    侯教授:问题出在妈妈身上。为什么这么说?古代有个词叫“严父慈母”,母亲管养,父亲管育。现在变成了“慈父严母”,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妈妈管得多,父亲不怎么管。

    遇到问题的时候,母亲喜欢情绪化表达,感觉自己在尽责任,还怪罪父亲不尽责任,无动于衷。

    母亲说得太多,孩子会慢慢疲掉,练出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对母亲的话充耳不闻。

    这时候,沉默反倒是更理智的处理方式。任何人犯了错,都会反思,孩子也一样。

    父母说得太多,反而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反思的空间,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黄敏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