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绿水青山加速升华“金山银山”
最近几天,小浦镇大山深处的大岕口村特别热闹,二十多名施工人员在百年古刹空皇教寺前或忙着修剪枯木烂枝,或开着挖掘机挖平山地,轰鸣的机器声打破了山间小村多年的沉寂。
五十多岁的村民沈汉成在村里经营着一爿小店。他感叹,空皇教寺虽然历史悠久,却没什么人气。原来,近几年八都岕景区虽然名声在外,但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却微乎其微,当地村民大多靠着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风景秀丽的岕里文化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可观赏的景点不够丰富,进而导致游客逗留时间短,消费需求不够旺,经济带动作用无法凸显。对这一点,该镇党委副书记王斌感受颇深:“前几年,银杏是我们唯一的卖点,文化品牌太过单一,留不住客人,自然没有经济效益。”
意识到了这一点,今年年初,小浦镇提出了打造“时光小镇”的发展口号,积极挖掘包括大岕口村的空皇教寺、潘礼南村、下南岕村、古银杏长廊等8个景观节点在内的“禅修文化、宗祠文化、民国婚庆文化、名人文化、茶文化、京戏文化、星术文化”,设点串线地将12.5公里的银杏长廊两边的“岕里文化足迹”进行挖掘。眼下的空皇教寺就是第一个动工的文化景点。周边村民对这样的改造非常期待:“到时候,我打算把店开得再近些,家里还可以开个农家乐或者小旅馆。”
小浦镇打的这张“文化牌”,能带来的不仅是游客经济,更令人期待的是大型服务业项目的入驻。“前几天,江苏溧阳婚庆协会已经来看过场地,决定在这里投资一个法式风情的婚纱摄影基地。”王斌细细道来,“另外,天泉精品酒店投资方已经在清明节前签订了协议。本月中旬,将有一个日本的知名设计师到小浦来实地踏看。”
对长兴这座山水之城而言,文化搭台,经济唱的这出大戏,岕里正唱得响,而在太湖边,他们早已开始享受“文化牌”带来的红利,绿水青山烙上了文化印记,加快走上“金山银山”之路。
走进洪桥镇太湖村的太湖会文化主题酒店,江南小屋别致典雅,木质老宅古色古香。酒店总经理徐静洁介绍,在酒店众多的长兴,他们选择差异化地走“书香主题”的路线,通过打造太湖读书会、博物馆、文化园、会书院等一系列文化平台,文化效益凸显。700元至1200元一晚的书香客房,在每个周末都被100%预订,顺利带动本村近百人成功就业。
太湖会带动的人气让太湖沿线更具活力,让更多投资者来太湖沿线投资,太湖商圈将逐渐形成。
接下来,太湖会还将与上海一文化艺术公司联手打造全国唯一一个文化艺术项目,“以文会友、以文引商”的效益不断凸显。
在长兴,像这样唱好文化大戏,享受经济红利的典型还有很多。往西看,泗安镇上泗安村利用古文化,引进国内著名民宿品牌隐居集团投资“上泗安乡宿”;往西北看,煤山镇的红色文化越来越红,口碑效益带来经济效益翻番;往北看,水口乡顾渚村的农家文化一步一个台阶,每年吸引超过500万人次前来赏山游水……在现有产业基础上,通过文化底蕴的挖掘、文化资源的利用、文化平台的打造等一系列有力的举措,长兴绿水青山正在加快升华成“金山银山”。(长兴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