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在杭异地创建众创“飞地” 大城市埋“种子” 小县城收“果实”

18.10.2016  11:08

入驻“飞地”孵化器的浙大毕业生项目时印科技团队。

科研人员在研发3D视频打印设备。

    国庆节刚过,笛卡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瑞就忙碌起来。年过四十才从杭州一家企业离职创业的他,把新公司搬进了长兴县政府在杭州异地搭建的众创空间内。在那里,马瑞不仅能享受到长兴县的人才优惠政策,亦能充分利用省会城市的科研、环境优势。把孵化器安放在大城市,这是长兴县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的最新尝试,而杭州是第一站。

    杭州西园三路16号,与浙大紫金港校区隔墙相望的钱江制冷产业园内,长兴县租下了整栋5号楼用于孵化优质项目,项目孵化成熟后落地长兴进行产业化发展,而马瑞成为第一批入驻者。今年6月,名为“Uni·科创森林”的孵化器正式对外开放,运营4个月来已有10个创新项目入驻。鉴于孵化器的发展速度,长兴县最近又租下了离此处不远约90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

    目前,长兴县还在上海、深圳等地布局众创空间。该县将这种在异地搭建的孵化器称为“飞地”众创空间,并使之成为当地谋划产业转型升级的另一个战场。

    跨越行政区划

    招徕项目人才

    为吸引优质项目,许多县区都要到大城市招商,长兴亦如此。在浙大科技园内,长兴有一支逾20人的招商团队常年驻扎,紧盯高校“大好高”“小而美”项目。然而,结果有时不尽如人意,最主要的障碍是许多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企业在创业初期离不开大城市的资源,很难招引到县城。

    长兴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透露,长兴作为省级技术创新体系试点县,在发展中遭遇了“成长的烦恼”,即产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需要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且与长兴本土产业契合的科技型企业来提振经济,推动产业转型。

    解决供求矛盾,当地产生了异地布局众创空间的想法。“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既然好项目、好团队扎堆大城市,为何不干脆在大城市建立孵化器,待好项目孵化成熟后再落地长兴进行产业化发展?顺着这一思路,长兴县政府在短短数月内完成选址、装修、招引等工作,将众创空间搬到了杭州,且选址颇为讲究,首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附近。

    据了解,从管理模式上,“飞地”众创空间由长兴县政府主导,委托长兴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而具体运营和项目培育则由专业服务机构来执行,充分体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长兴“飞地”众创空间开始跨越行政区划,培育优质项目,招引高端人才。

    记者了解到,长兴县通过整合政府、社会资源,在“飞地”众创空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满足入驻项目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提供给项目的场所要比同一地段写字楼便宜许多,一般在市场价基础上打八折左右。待孵化成功在长兴实现产业化后,项目还将获得在杭预支租金至少百分之五十的返还奖励。在融资上,项目孵化过程中遇到资金需求时,“飞地”众创空间专业服务机构将推荐或直接提供资金服务。

    立足本土产业

    挖掘项目潜能

    “Uni·科创森林”众创空间内,马瑞正同合伙人一起商量新产品生产事宜,由团队自主研发的BMS电池管理系统相关产品将于10月20日左右问世。他们目前还有个打算,就是将BMS电池管理系统中线束这一零部件的生产放在长兴县画溪街道。马瑞说,公司之所以选择在长兴注册,不仅仅因为可以享受到异地孵化器的办公条件,最主要的是与长兴县新能源产业相吻合,可降低其运营成本。

    负责项目、人才招引工作的专业服务机构负责人吴轶旻告诉记者,“Uni·科创森林”众创空间入孵项目要与长兴产业有结合度,并侧重于高端装备、新材料、医疗器械、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前提是保证项目孵化成功后在长兴进行产业化,为长兴县产业升级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大多数入孵企业先在长兴注册公司,而后将办公场所、实验室等搬到“飞地”孵化器内。

    浙江高登消防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高登”)作为一家从事智能消防器材的成熟企业,面临的则是杭州厂房严重不足以及行政管理人员不愿离开杭州两大难题。长兴县搭建的“飞地”众创空间恰恰帮“高登”解决了难题。目前,“高登”已将厂房迁到长兴县泗安镇与和平镇,而行政管理人员则依旧待在杭州,并搬进了“Uni·科创森林”众创空间。

    “‘飞地’模式是一种双赢。”吴轶旻说,目前在“飞地”众创空间在孵的10个项目当中,除了产业化程度较高的成熟项目外,大多数属初创阶段,包括浙大教授在校科研项目、浙大毕业生优秀创业项目以及初创科技团队等。项目入孵期一般定在3年,在这段时间内“飞地”众创空间专业服务机构将对每一个项目进行深入了解,从而挖掘其发展潜能。

    据了解,众创空间的“飞地”模式仅仅是长兴县“双创”平台建设的一部分。在长兴县域内,太湖资本广场不断引进金融新业态,目前已累计注册各类金融新业态机构超200家,注册资本达80亿元,完成股权投资19亿元;长兴国家大学科技园启动二期约30亩正在扩容建设;画溪智慧谷、煤山青创园、泗安西湖产业园、和平创业园等也纷纷投入使用。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李文芳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