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长兴县野生动物资源:两栖爬行动物篇
长兴县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项目开展以来,从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31日,在长兴县全县范围内开展了8次两栖爬行类野外调查,共计完成样线167条。在原有预设的3*3千米的163个网格的90%已完成1次样线调查,有15%的网格已完成2次重复的样线调查。先后有12位专业调查员参加了两栖爬行类野外调查,调查员们都具有丰富的野外调查经验。
两栖爬行类野外调查有多种手段,该县主要采用样线法进行调查。首先,把长兴县域划定为163个3*3千米的样区,调查员需要在每个样区步行完成一段1千米以上的两栖爬行类样线,再选择其中30%生境类型比较适合两栖爬行动物生存的栖息地进行重复调查,以获得更广泛、更全面的两栖爬行类分布本底数据。通过近一年半时间的野外调查,目前在长兴县共记录到两栖类18种,隶属1目6科,其中省重点保护动物7种。爬行类21种,隶属3目7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省重点保护动物8种。
长兴两栖爬行动物中有多少是保护动物?在长兴目前已记录到的39种两栖爬行动物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扬子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大鲵,省重点保护两栖动物7种:中国雨蛙、大绿臭蛙、凹耳臭蛙、花臭蛙、棘胸蛙、大树蛙、布氏泛树蛙,省重点保护爬行动物5种:尖吻蝮、王锦蛇、玉斑锦蛇、黑眉锦蛇、舟山眼镜蛇。39种两栖爬行动物中,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红色名录的受胁物种有极危物种2种:扬子鳄、大鲵。易危物种3种: 中华鳖、棘胸蛙、尖吻蝮。
最受关注的爬行动物:扬子鳄。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孑遗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之一,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研究表明,扬子鳄曾在我国广泛分布,由于气候变迁,特别是由于近现代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扬子鳄的自然栖息环境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扬子鳄的自然分布区域明显缩小,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成为世界23种鳄类中最为濒危的鳄种之一。自1988年建立长兴尹家边扬子鳄自然保护区以来,经过几十年的保护和发展,初步遏制了野生扬子鳄种群数量持续下滑,栖息地范围进一步萎缩的严峻形势。目前自然繁育规模进一步壮大,种群达6000多条,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虽然扬子鳄的种群数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但野生种群数量和栖息地范围仍极其有限,扬子鳄种群还没有真正摆脱灭绝的困境。改善和恢复栖息地生态环境,并将保护区的种群补充到野生种群中去,是复壮现有野生扬子鳄种群的合理途径。
野外种群数量下降最快的爬行动物之一:中华鳖。中华鳖,IUCN易危。幼体阶段腹甲大多存在黑色斑块,背甲表面有触摸感较为明显的疣粒,吻部管状,头颈部可伸缩,四肢粗且短,为五指型,雌雄中华鳖在外形上存在一定的差异。2019年5月16在调查AH33仙山湖附近时,访问发现仙山湖里有中华鳖,2020年4月9日在AZ33的河道中也发现中华鳖。两次调查发现中华鳖,长兴应该确实还有一定数量的中华鳖野外种群,但也存在人工放生的可能性。
最神奇的两栖动物:凹耳臭蛙。凹耳臭蛙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分布范围非常狭窄,仅分布于安徽与浙江两省的局部地区,海拔150米以上的山涧或溪流附近的灌木丛中、石穴及泥土缝隙里。凹耳蛙的神奇之处:一是长有外耳道。世界上仅有2种蛙科动物的鼓室是凹陷的(即鼓膜不在体表),有哺乳动物那样的外耳道。一种是中国的凹耳蛙。另一种是产于加里曼丹的涧蛙。二是超声波通讯。雄蛙主要靠发出“广告”声吸引雌蛙,声信号基频介于7-9千赫兹,部分能量延伸到超声范围,即大于20千赫兹(人耳听不见)。雄蛙的广告声频率范围明显高于绝大多数无尾两栖动物发出的广告声(基频介于100-6000赫)。雌凹耳臭蛙能听到16千赫兹以下的声音,雄蛙听力上限高达34千赫兹。
(长兴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