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多管齐下服务浙商回归项目
全省实施浙商回归重大战略决策以来,长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带头带领招引浙商,全县各乡镇(街道、园区)和有关部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广大浙商积极响应、主动回归,浙商回归引进实绩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县上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心服务、全力助推项目。
一、完善机制抓回归。
一是明确工作责任。将全年浙商回归任务指标及时分解量化到乡镇(街道、园区),实行定期通报督查,每周对项目引进推进情况进行通报,确保任务按时完成。将调整完善政策措施、开展项目专题服务、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等要求分解落实到县级相关部门。充分发挥6个异地长兴商会的资源优势,强化联谊感召回归,要求县外商会通过浙商投资、浙商联合、浙商牵线积极引进亿元以上新项目,主动参与农村污水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与省经合办对接与29个浙商商会进行合作,借力商会加强长兴投资环境宣传和项目推介。
二是实行驻点招商。2013年起,全县成立了由招商局统筹管理的五大片区的招商队伍,按照“数量、质量、精力”三个确保的要求,由县委组织部牵头配置“分管领导为主、后备力量为辅”的全职招商队伍,安排50-60人在北京、上海、杭州、浙南、广东分别驻点招商,以浙商回归为方向主攻大好高项目。明确各片区实行主任负责制,每季度按照浙商回归项目信息的收集情况开展招商竞赛,确保招商经费向优秀片区和优秀招商员倾斜。2014年五大片区招商员走访企业6264家,邀请客商来长907批次,收集项目信息290多条,其中重点跟踪项目信息83条,累计签约项目45个。
三是突出领导招引。县党政主要领导原则上每周有一人外出招商或接洽项目,2014年县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人均超过35天。除主要领导外,其他每名县领导、乡镇和部门一把手都有明确的招商时间要求。其中,《关于深化县级领导联系基层制度的实施意见》规定联系产业招商县级领导每季度研究、指导和推进产业招商工作不少于1次,县级领导每月参与外出接洽和县内接待项目不少于5天,联系重点招商项目县级领导每月参与项目推进洽谈不少于1次。围绕党政一把手“1+2+10”责任清单,实行县级领导联系片区招商工作,负责重点项目信息跟踪、优质项目洽谈、落地项目推进,当好服务项目招引的“店小二”。
二、精准对接抓回归。
一是采集浙商信息。充分利用县招商局网络招商服务信息后台,系统收集在外长商(名人)信息已达1950条,搜索浙商回归项目信息供五大片区招商员上门盯引。积极鼓励社会人士和县内企业介绍外地客商来长投资,给予资金奖励。强化中介机构合作,出台《关于规范中介机构招商的工作意见》。
二是强化产业招商。重点围绕现代农业、新能源、现代纺织、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五大产业推进项目盯引工作,在引进浙商项目中重点引进“大好高”项目。同时要求各园区平台根据自身定位分别明确1-2个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完善年度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明确各平台凡引进县主导产业的进行加分、引进不符合本平台产业定位进行扣分。
三是坚持“七评一看”机制。对所有引进的浙商回归项目均安排项目例会进行环评、能评、卫评、安评、土地评价、科技评级、绩效评价、企业家素质等审核,确保引进项目质量。该机制被湖州市评为浙商回归创新机制,并得到省经合办等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构筑平台抓回归
一是加强平台建设。围绕打造全省县级城市一流浙商回归服务环境的目标,全面推进浙商回归园中园建设。重点指导建设三个浙商回归创业创新园中园作为示范,打造长兴开发区三河湾新区、南太湖产业集聚区长兴分区和省级承接转移示范区三个浙商回归园中园示范区,积极与省经合办加强沟通,争取省里的土地指标政策支持。
二是结合腾笼换鸟。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强存量用地调整,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发展空间,对腾退的土地、能耗等空间,全部用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向浙商回归“大好高”项目倾斜,科学引导浙商回归投资服务全县“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大局。吸引浙商回归投资资本与本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产业链延伸相结合,引进新技术、新人才、新项目,近3年完成“腾笼换鸟”试点企业241家,利用腾退土地落户浙商回归项目33个,总投资124亿元,节约用地2868.9亩。
三是创新活动载体。以 “浙商之春”系列活动感召浙商回归,开展浙(湖)商之春走访慰问活动,“进百企、访浙商、促服务“主题活动,对浙(长)商回归项目的20个典型事例制作成专题片《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新篇章》,集中宣传浙(长)商创业创新的主要成果。以浙商回归项目集中开工和节会活动推进项目落地,2014年组织开展瑞华新能源项目开工仪式暨17只浙商回归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五大招商片区分别召开招商恳谈会、中介机构长兴行、机械制造等产业招商推介会,创新活动载体,激发浙商投资信心,加快回归步伐。
四、优化服务抓回归
一是强化专项帮扶。县级主要领导继续坚持从去年7月开始的“书记(县长)与企业家面对面谈心、一对一服务”活动,每人每周用各不少于半天的时间,抓好落地项目的服务推进工作。去年以来,浙商企业提出各类困难和问题110个,均在当场答复或承诺在一定时限内给予解决。县督查部门对每一个难题解决进行督查跟进,有效避免部门间“踢皮球”“中梗阻”。
二是注重项目攻坚。以每季度开展520、530活动为载体,组织各乡镇(街道、园区)开展浙商回归工作竞赛,将项目的签约、注册、审批、开工、竣工五个环节一起推动,明确招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发改委、县经信委分别做好五个环节的服务工作。2014年完成项目签约108个、审批97个、注册238个、开工92个、竣工83个。
三是严格项目准入。按照凡签必审的原则,每月定期召开至少一次“大好高”项目办公室例会,重大项目根据需要随时召开例会,对在谈、拟签约项目提前把关,提前协调。项目一经签约,投资方、落地乡镇和审批部门三方各司其职,全力服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项目审批等各项工作。2014年全县共计召开项目评审会10次,涉及拟签约项目126个,总投资362.9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