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金入市政策调整:稳住存量 鼓励增量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近日,上证综指出现剧烈调整,累计下跌近1300点,超过30%,市值蒸发逾20万亿。在多部门联合救市措施实施下,自7月9日、10日两个交易日,股市方才出现转好迹象。
据机构人士估算,此次银行资金大约有至少万亿资金曲线入市,但是这一波股市调整并未给银行系统带来较大压力。相反,银监会近期发表的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声明成为银行曲线入市的“定心丸”。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称,银监会最重要的措施是允许股票质押贷款展期,以及支持银行与理财和信托客户协商调整风险控制条件。这些措施将大幅缓解涉及近万亿元市值的平仓压力,很大程度上释放市场不断下跌的做空动能,促进市场走向平稳,有效控制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万亿资金入市
7月9日,银监会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允许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已到期的股票质押贷款与客户重新合理确定期限;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与委托理财和信托投资客户协商,合理调整证券投资的风险预警线和平仓线等四条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要求。
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向经济观察报表示,银监会四条政策的总体思路,是对进入资本市场的银行资金进行政策调整,“稳住存量、鼓励增量”。一方面实施债务重组,降低客户违约和爆仓风险,避免存量银行资金过快流出资本市场;另一方面为证券金融公司和上市公司融资,实质上是间接地向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资金,提升投资者信心。
然而,银行入市资金有多少?由于场外融资和银行入市资金数据的缺乏,众说纷纭,并无统一说法。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银行通过理财产品、股权质押等形式对股市存在一定的敞口,但规模较小,仅占其总资产的1%~2%。按照银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5月末,商业银行总资产合计141.86万亿元,亦即银行入市资金余额为1.42万亿~2.84万亿。
华泰证券报告显示,中国股市场内场外融资的总体范围估计在3.3万亿左右,悲观情况下可能到达3.5万亿~3.7万亿,其中银行理财资金1.6万亿左右,约占股市配资的一半。
招商证券分析师肖立强则认为,简单测算银行体系大概伞型+结构化+两融受益权规模大概1万亿左右。
而光大证券宏观分析师徐高估算,在6月中旬大跌前,市场中的融资盘总量在4.5万亿元,其中银行入市资金规模大致在2.5万亿,受累于具体数据的缺乏,误差区间大概在正负0.5万亿。
风险几何?
虽然目前尚未有准确数据显示银行入市资金的风险,但从银监会的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四点要求可知,监管层认为银行入市资金的风险可控。
汪涛认为,银行入市资金通常属于优先级、并受严格的风控措施的保护。因此,银行出现大额损失的可能性很小。
按照徐高的分析,银行入市的2.5万亿资金中,由于券商还不会有倒闭风险,直接借给券商1万亿相对安全;剩下的1.5万亿中,一半对接了高风险的场外融资,一半对接了场外融资中风险相对较低的股权质押。
假设杠杆率为1:3,当上证综指跌倒2000点时,7500亿资金亏损为1300亿;股权质押的7500亿中,以10%的损失率计算,亏损规模为750亿。两者之和为2050亿。
“尽管可能有2.5万亿银行资金进入了股市,当上证综指跌到2000点的时候,银行的亏损也就2050亿。就算我们的估计有较大误差,银行入市资金的损失也应该不到4000亿。”徐高称,银行仅仅动用其贷款损失准备金就足以消化掉入市资金带来的亏损。因此,银行的稳定性不会受到股市动荡的影响。
4000亿的损失相对于当前的不良贷款余额有多少呢?银监会数据显示,截止今年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9825亿元,贷款损失准备为2.08万亿元。
结构性理财收益缩水近四成
虽然银行入市资金出现大额损失的可能性很小,但对于购买挂钩股票类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而言,其预期最高收益率很难实现。
自2014年末股市大热,组合投资类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超过债券与货币市场类。普益财富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全国各大商业银行共发行结构性理财产品605款,其中挂钩股票类结构性理财产品共发行53款,挂钩交易所股票指数类结构性理财产品共发行196款(部分产品为挂钩标的包含交易所股票指数),总计发行占比41.16%。
A股走强的大背景下,今年一季度,披露了到期收益率的247款结构性理财产品中,62.75%的产品实现了过半收益,实际收益率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而金融界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在披露到期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中,未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产品共计228款,其中223款均为结构性理财产品。
二季度结构性理财产品仍受市场热捧,但6月中旬的股市大跌或将为其埋下隐患。普益财富数据显示,6月直接投向股票或股权的理财产品有225款。225款产品全部为组合投资类理财产品,同时全部为非保本理财产品。
金融界数据显示,在7月第一周,挂钩股票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7.77%,而平均到期收益率只有4.74%,收益缩水近四成,可以说是风险最高的结构性产品。业内人士表示,6月下旬以来股指波动较大,不少以此为标的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难敌预期。
普益财富研究员魏骥遥向经济观察报表示,银行整体的理财资金,本金亏损的风险相对较小,这与银行的保守的投资策略有关,但就直接投向权益类市场的理财产品,在股市受挫之际,能否兑现最高预期收益将画上一个问号。随着资本市场情况的进一步恶化,不排除银行理财全面退出的可能性。
但目前而言,“一行三会”等多部门联合救市方案效果已显现,股市开始企稳回升,结构性理财产品最终收益率如何,还需要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