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套路”多
近日,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率极低的新闻引发了投资者高度关注,新华社甚至于昨日发文批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套路多,应该多些真诚。
上海市消保委日前联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发布了一项调查。该调查耗时达一年,针对当地消费者可以购买的2016年上半年到期的17家商业银行的8种挂钩标的627只产品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收益率动辄10%以上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仅仅是看上去“高大上”,要获得最高收益率简直是“难于上青天”,在这627只结构性理财产品中,非保本的产品平均到期实际收益率只有2.17%,保本的平均实际收益率也仅为2.94%;33.33%的产品的实际收益率为最低预期收益率;超过96%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低于平均预期最高收益5.8%;约84%的产品实际收益率甚至低于同期面向普通个人投资者发行的封闭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4.38%。
结构性理财收益率“看上去很美”
近年来,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的不断创新发展,结构性理财产品已经成为市售的主流金融产品之一。尤其是近一年来,非结构性银行理财的收益率持续走低,不少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了同样由银行发行的,以“高收益率”吸睛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与此同时,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也在飞速增长。
此次是上海市消保委与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课题组在经过了长达一年的业界访谈、专家论证等后,发布的评价结果,包括了17家银行2016年上半年到期的627只产品,8种挂钩标的。但调查的结论显然让投资者心寒。
就投资者最关心的收益率问题,产品最高收益率看起来很高,但实现的可能性却极低。调查公布了江苏银行一款“聚宝财富专享4号(结构性)1609期”,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率是18.50%,但最低收益率却仅有1.50%,区间高达17%。事实上,627只结构性理财产品三分之一实际收益率为最低预期收益率。此外,华侨银行、星展银行、广发银行等多家银行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的实现程度偏低,恒生银行62只预期最高收益率高于4.38%的产品中,最高收益的实际实现程度仅6.3%。
银行信披不规范 投资者缺少知情权
结构性理财产品,不同于传统银行理财,是指通过某种约定,在客户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衍生产品结构,将理财收益与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各类参数挂钩,例如汇率、利率、债券、一揽子股票、基金、指数等。其回报率通常取决于挂钩资产(挂钩标的)的表现。根据挂钩资产的属性,大致可分为外汇挂钩类、指数挂钩类、股票挂钩类和商品挂钩类等。这样复杂的金融产品,远非普通投资者可以理解。
上述调查认为,当前银行结构性理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品预期收益率区间较大、预期收益率的实现程度偏低、到期收益率水平整体偏低;投资的管理过程不够透明,由投资者承担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公开信息披露不够规范,投资者知情权得不到保障等。
课题组调查发现,627只商业银行销售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没有一款产品公布交易对手信息。没有足够的信息,消费者就难以判断产品的风险系数。调查认为,甚至有些银行不仅不主动消除信息不对称,还人为制造“主动性不对称”。
很多投资者误以为结构性理财风险较低
银行在宣传结构性理财产品时,往往打的关键词就是其看上去“高大上”的最高收益率,但对于实现这一收益率的概率却是只字不提。
“不讲实现可能性,只宣传最高收益率,就是耍金融流氓。”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此前就此事接受部分媒体采访时如此评价,“银行更应该少讲些数字、多讲点良心。”
调查显示,由于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销售渠道是银行,而银行的背书强大,消费者往往对银行的信任度非常高。很多投资者甚至认为结构性理财的风险与非结构性理财相差无几。上海市消保委一项对2011名老年人消费支出的调查表明,购买结构化理财产品的老年人中约有76.9%的老年投资者认为结构性理财产品风险较低。
专家认为,发达国家对这类理财产品的管理应该值得借鉴。国际金融危机后,英国金融监管部门进行了一系列动作,其中包括要求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进行公布,而且对信息披露包括对手方等也要有系列详尽的要求。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郭雀屏 编辑: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