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本风口上的小微文化企业

14.11.2015  14:07

  11月12日至13日,由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深圳证券交易所、四川省文化厅主办的“小微文化企业投融资路演暨项目推介活动·四川站”“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工作培训班”在四川成都举行,这是继今年8月在山东曲阜举行的“首届小微文化企业投融资路演暨项目推介活动”后的第二站。据悉,作为文化部持续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该路演活动将长期举行并逐步向全国推广。

  小微企业成文化金融“下一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纳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格局。2014年7月,文化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5年5月文化部办公厅又印发了《2015年扶持成长型小微文化企业工作方案》,随后文化部文化产业司积极探索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途径,制定了6项重点任务并迅速推进落实。

  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正形成文化部和各地文化部门合力推进的格局。多个省市出台了小微企业专项扶持政策和工作方案,黑龙江、江苏、四川等地设立了专门的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四川文博文化企业服务中心,就是在四川省文化厅主管下,于去年底由四川文物总店和一家民营公司组建而成。作为此前义乌“小微文化企业论坛”和此次四川培训、路演活动的承办方,该中心总经理孙蓉霞说,中心职能就是为小微企业提供财税政策咨询、法律支持、项目申报、金融对接等九大服务。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巡视员施俊玲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各地屡有突破,对于整个文化系统而言,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仍是一个新的挑战。以往文化部在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金融发展上,在支持大型文化企业、项目上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小微文化企业个体小、总数大、涉及行业多、分布地域广,并且存在经营风险高、管理不规范、金融意识薄弱等问题,以往的合作经验难以适用,目前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推动模式。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举办了此次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工作培训,来自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国家工商总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督管理司等多个政府部门的专家,为到场企业讲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下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可借鉴经验、发展方向等。

  据施俊玲介绍,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制约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为了进一步拓宽小微文化企业融资渠道,借助资本力量发展,“十三五”期间,文化部将每年在不同省份举办两次投融资路演活动,在10多个省份起到辐射周边文化企业、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并希望形成可复制的模式,逐步向全国推广。这也是近年来,文化部在推进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上的重要一环。

  在11月13日举行的“小微文化企业投融资路演暨项目推介活动·四川站”中,共有成都多元智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自贡市海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绵阳市武道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万映电影院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12家文化企业参加了当天路演,与深交所组织的投融资机构“亲密接触”。据悉,在此前山东曲阜活动中,已有多家文化企业借助新三板、债券市场完成融资。

  文化部持续推动投融资体系建设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产业近年年均增速15%以上,201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已达3.6%;同时,在国家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大利好战略推动下,2014年全年和2015年上半年,新增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数量同比增长83.51%和68.5%,远高于同期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增幅。

  我国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但与之对比的是,我国文化产业的总体融资规模依然很小,融资渠道比较狭窄。对此,施俊玲谈道,有了政策支持、财政资金支持,还需要金融支持,才能协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由于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只有持续不断地创新,才能推动小微文化企业在投融资道路上获得发展。文化部近年来下大力气推进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和创新,在引导部行合作、直接融资、文化保险、社会资本投入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文化部联合财政部已经连续3年实施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信贷低息补贴、债市补贴、保费补贴等方式支持了超过400个文化产业融资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超过23亿元,撬动超过2400亿元的金融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极大地调动了社会资本、金融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根据中央扩大金融融资比例的要求,为了切实缓解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协会连续3年推进文化企业债券工作。截至2015年4月末,共有128家文化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524支债券,累计融资4703.4亿元。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也全面采纳了文化部的提议,首次将文化领域作为PPP模式的推广范围。下一步,文化部将与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文化领域的“PPP项目库”。

  施俊玲认为,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仅依靠理念、金融产品和投资渠道等领域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创新文化金融体制已显迫切需要。

  资本市场向文化企业抛出“橄榄枝

  近年来,文化企业在主板市场的表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即使在今年A股盈利能力下行背景下,上市文化企业的利润增长和市值增幅,也居于A股行业前列。11月12日,深交所相关负责人对有志于IPO的企业,进行了财务指标、主体资格、规范运作、持续盈利能力、募集资金使用方向、信息披露等上市基本条件的实务培训。

  在业内有着“中国纳斯达克”之称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一直被中小微企业视为进入资本市场的希望所在。有数据显示,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已突破4000家,市场总规模达到13348.59亿元,其中文化传媒类企业挂牌63家,融资额17亿元。新三板发展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中信建投证券四川分公司机构业务负责人张昊对参会企业进行了主板券商、中介机构的作用,新三板融资优势,挂牌常见问题,后续融资方式等业务培训,并展开了现场“招商”。张昊说,新三板是服务于创业、创新、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全国性资本交易平台,将为中小板和创业板起到“孵化器”和“蓄水池”作用,能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前期融资、估值、股权流动、兼并收购以及品牌展示等全方面服务,并在服务企业类型、风险容忍度、挂牌企业准入门槛、投资者门槛上与沪深交易所形成鲜明区别,拥有“门槛低、效率高”的融资优势。尤其在未来分层管理制度、竞价交易制度、直接转板机制、降低准入门槛等制度实施后,更将提升新三板市场交易活跃度,缩小新三板公司与创业板公司估值差,增强新三板市场的融资和价值发现功能。

  张昊以中信建投证券担任主券商的新三板“演艺第一股”——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文化)为例,中信建投证券协助该公司完成了历史股权变化的确权工作,扫清了与资本市场对接的障碍。在2015年2月至3月1个月时间内,中信建投协助该公司3度完成了定向增发,短时间内将该公司估值提升了3倍;并通过专场路演,进一步提升了该公司的市场关注度和品牌形象。

  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市场部副经理杨绍辉则带来了最新的《创业板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这项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深圳证券交易所、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的战略合作,未来将建立100家入库企业,通过三方共同筛选、共同辅导培育,完成由场外的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向场内的深交所输送“资本新兵”的能力。

  各地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区域性股权市场(俗称“四板”),迅速补充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并逐渐夯实底基。2013年初,我国资本市场尚呈“倒金字塔”型(新三板挂牌企业356家,四板展示及挂牌企业不超300家),2015年已呈现“金字塔”结构(新三板挂牌企业超4000家,四板展示及挂牌企业30000多家)。杨绍辉谈道,相较于成熟资本市场,我国直接融资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因此,作为广大中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平台,四板的战略意义重大。以往,很多企业往往发展到“入场”时才发现问题重重,四板就可以成为企业上市前的“预科班”和“直通车”。他在四板市场的挂牌条件、流程、中介服务机构的职责和作用、企业资本市场路径选择与规划等方面为现场文化企业作了“科普”。

  杨绍辉介绍,四板已成为各地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时,综合政策运用和对接的平台。一些地方政府的奖励、补贴、财税政策已与之挂钩,各地区域股权基金、银行信托、私募债等创新融资方式也依托四板多有探索。以成都股权交易中心为例,它经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政府批准设立,是我国唯一一家跨省区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现有挂牌企业数280家,分为展示板、融资板、交易板三块。目前,已有21个市(州)、区县出台对在该中心挂牌的企业10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补贴政策,对为该中心交易板挂牌提供服务的保荐或推荐机构、为企业债券融资提供承销服务的机构、提供信用增进的服务机构、对资产证券化的专项计划管理人也均有奖励机制。

  到场的基金界人士认为,文化产业正逢重大机遇,包括国家政策扶持和逐步开放,国内进入大众文化消费时代,媒体技术变革推动文化转型发展,金融资本形成大力支持等。“虽然目前大多数小微企业仍跟PE/VC无缘,但可以尝试对接政府主导的区域资本市场,也可以通过民间募资、众筹等多元渠道寻找资金。”一位投资人士说,以新三板为例,对于千军万马挤IPO独木桥的文化企业来说,无疑是“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