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文化艺术中心“非同寻常”
与黄浦江两岸的繁华相比,浦东新区东部的曹路镇田园风格突出,既看得见鳞次栉比的住宅楼,也望得见绿油油的菜园子。作为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基地之一,这里将集聚包括城市、农村和外来人员在内的20万人。人越聚越多,最先在居民间引发轰动的不是大型购物商场和摩天大楼,而是一栋总面积1.1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文化活动场所——金海文化艺术中心(以下简称“金海”)。过去不到一年,18万人光顾此地,参与到文化学习、艺术进修、文艺活动中。
运营金海的不是体制内的文化事业单位,而是一家名为“上海浦东上上文化服务中心”的民办非企业机构。作为上海首家通过招投标实现“公办民营”的区级公共文化设施,金海自2015年4月18日正式运营,通过理事会决策领导、社会机构运营管理、各方代表参与监管、第三方评估监督的公共文化设施法人治理模式,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需求第一时间得到满足
周建义是理事会聘任的中心主任,这儿的百姓都知道,有问题,找这个穿中装的光头就能解决。在周建义的办公室里,常有大妈推门而进,一唠叨就几个小时。不管说得好赖,他都耐心听完。不出几天,需要的设备、服装就会出现在排练室。
“群众的文化需求多种多样,政府把钱给你了,是让你花到需要的地方。”对身上的担子,周建义坦言不敢有丝毫懈怠。运营之初,有人提出用金海一楼的空间开设舞厅,向居民收取少量费用。说法一出,马上遭遇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最终,来自浦东新区宣传部(文广局)、文化艺术指导中心、曹路大型居住区居委会、基层群众文化团队等单位或群体的代表组成的理事举手表决:舞厅收费项目被否决。空地改为多功能活动室,用于群众日常排练,免费开放。“这要是放在过去,收不收费都是领导做主,老百姓很难有发言权。”曾在浦东文化馆和浦南文化馆任职10多年的周建义谈到过去文化馆的项目安排深有体会,“政府拨多少钱,怎么花,上一年都预算好了,多点少点都不行,群众的新需求往往被忽略或延后。”
“其实我在浦南文化馆工作的那些年,因为体制方面的制约,很多理想未能实现。”周建义回忆说,“那时候我最发愁的就是文化活动没有年轻人来参与,文化中心都快搞成老年活动室了。我曾经尝试组织了一个‘青年城堡’,最后也失败了。”他坦言:“因为体制僵化而导致的资金、人员调度失灵,项目开发不力等诸多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如今,没有体制掣肘,周建义得以自主选人用人,还有大把时间跟百姓打交道,随时掌握了解他们的需求。近一年来,他们利用灵活的体制开展了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更多社会群体。
让群众参与公共文化建设
舞厅收费被否的经历让老周直接感受到理事会的决策力,并想当然地认为“免费的就是老百姓喜欢的”,但接下来遇到的新麻烦让他看到了群众文化需求的另一面。
“手腕上这抓痕,就是去年一居民抓的。”老周伸出手边展示边说道。2015年,为了满足百姓看沪剧的需求,金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邀请沪剧团来演出。由于演出票是免费的,仅容纳400多人的剧场一下子引来六七百人。连续几周,领不到票的人怨声载道,甚至大闹金海。
“好心怎么办不成好事?”于是,他召集社区群众文化代表协商讨论。大家决定,沪剧演出以5元或10元的低票价售票,但售票得来的资金,金海也不干涉,单独存放以请更多剧团来演出。金海在显眼的地方张贴通知进行公示。等再演出时,不仅秩序好了,抱怨也消失了。
这让周建义看到了群众组织在金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便顺时而为。如今,除了社区群众文化代表协商会,金海还有文化艺术志愿者联谊会,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众自治。
文化部门从此转为“把方向”
作为金海理事会中的一员,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主任王玺昌密切关注着金海的成长。
“理事会是代表制,每人手里的一票不是代表他个人,而是他所在单位或群体的心声。理事会成员不仅要对政府主管部门负责,更要对百姓负责,维护群众共同的文化权益。”王玺昌强调,金海试点的最大意义在于,通过引入社会力量使文化部门从各种具体事务抽出身来,把重心转移到完善机制、监管资金的使用上,以便从全区角度调配文化资源。
为加强对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专业化的培育、管理和引导,2015年7月9日,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在全国首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上上文化服务中心、鑫源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等多家单位成为首批入驻孵化基地的民营机构。在一年的孵化期中,它们将接受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指导,全面掌握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标准和要求。“民营组织有热情、有活力,但应该使他们明确群众的需求和政策的导向,尤其是强调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宗旨。”孵化基地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