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让林业科技之树在浙中大花园里“生根结果”

22.05.2020  12:08

  近年来,金华市自然资源(林业)部门坚定践行“两山”理念,紧扣浙江省大花园建设,锐意创新、奋发有为,发现、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优秀林业科技人才,发掘、集成和普及了一系列现代林业实用技术,在一些事关生态建设及兴林富民等重点领域提供技术支撑,成功将林业科技之树栽进林间地头,扎根土壤、开花结果。

  一、林业基础研究“结硕果”

  以浙江省林科院及金华分院、中国亚林所和浙江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所为依托,创新院地、院企、院场(林场、苗圃和自然保护地)等合作模式,“十三五”期间,该市累计承担林业科技项目48项,实施中央财政林技推广项目4项,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建成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2处、林木良种基地3处,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6处(数量全省第一)。2019年,金华市林业局等5家单位和沈剑、郑国良等21名同志被省林业局授予全省林业科技推广突出贡献奖。

  创新了一批国土绿化新技术、新模式。如金义都市区森林城市群获批成为全国首个以地市为建设主体的国家级试点,创成“国家森林城市”4个,数量居全国地市首位;率先全省开展浙中生态廊道试点建设,3年建成金华江干流两岸彩色林带200多公里,彩色林4万亩,新增自然保护地18处,“四季有风景,处处有别意”的浙中最美生态走廊已徐徐展开。

  为林企(大户)当好“店小二”。如支持浙江森宇实业有限公司制定了国内首个铁皮石斛栽培国家行业标准,《铁皮石斛良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项目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试水先行全国红木制品溯源保真试点工作;金华永根杜鹃花培育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4个杜鹃花品种2万粒种子随“神舟十一号”奔向天宫,率先开启了杜鹃花太空辐射育种“新时代”。

  二、林业科技为产业腾飞“添动能”

  聚焦竹木、花卉苗木、木本油料和干鲜果等传统资源开发,积极参与良种选育、高效培育、加工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依托展会推介,助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15个、精品园28个,国家林业龙头企业4家、省级51家。2019年,金华市林业总产值达810.6亿元,居全省第3位,已连续5年同比增长10%以上。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两翼齐飞。其中,全力支持东方红林场开展油茶新品种选育研究,选育出长林系列10个国家审定的油茶良种,其中最优品种平均单株产油达0.8公斤(亩产81.5公斤),达国内领先水平;永康市方山柿定向成熟技术已取得关键突破。同时,提升“森山铁皮石斛”“寿仙谷灵芝孢子粉”品牌推广经验,如该市自主培育的“盛博奥”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2016年市值达22亿元。

  严把食用林产品安全关。实施质量追溯、企业诚信、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监管模式,推进“标准化+”行动,为相关林企订制毛竹、干鲜果等10个品种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图。该市现有经济林面积83.85万亩,标准化生产比例高达65.8%。同时,强化食用林产品抽检力度,“十三五”期间,该市累计完成抽检1760批次,合格率连续3年达100%,有力保障了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林业科技拓宽农民“致富路”

  织好林技推广、技术服务和科技示范“三张网”。依托金华市林学会专家云集、专业密集的独特优势,聘任林业专家128名、乡镇林技员603名,省级“乡土专家”14名,林技推广“带露珠、接地气”。2014年以来,该市荣获“浙江省科技兴林奖”40项,其中一、二等奖18项,并以“林业科技周”等为载体,共举办林技培训676期,科技下乡669次,服务农民10余万人次。

  打造林下“聚宝盆”。2015年以来,累计推广经济林山稻间作、林下套种中药材、铁皮石斛仿生种植、毛竹覆盖等“一亩山万元钱”创新模式41.5万亩,成倍释放“森林空间红利”,实现林业增产超9亿元,年亩均增产1万—5万元,探索走出了一条林业科技助推“青山”变“金山”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林技扶贫“扶志”更需“扶智”。专门为200多户山区贫困户量身定制林业脱贫方案,通过香榧高效栽种、林下发展中药材及竹林覆盖等技术和项目扶持,以林业科技支撑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贫困户“山上就业、门口脱贫”已不再是奢望。

(金华市林业局)

平湖市林业局开展2020年度新造林实绩核查工作
  为扎实推进省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林业厅
南湖区举办“大地之翼”主题鸟类公益摄影展
  为向市民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理念,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