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温宿两地拔尖人才“共建带培”开启智力援疆新模式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13.10.2015  11:17

  以“就业、教育、人才”为重点的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金华市援疆指挥部充分借力组织部门人才工作优势,持续两年开展“课题结亲共建,人才结对带培”活动,通过金华温宿两地拔尖人才在各专业领域上的合作互动,形成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共建课题”为载体、“培养人才”为目标的智力援疆新模式,为助推温宿发展做了一件实在事。
  一、精挑细选定项目,勤接地气解难题,把重心落实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只有接地气的才是服水土的,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因此在项目选择和具体措施上要更加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真正实现解决实际问题和人才帮带提升紧密结合。基于这个目标,金华援疆指挥部和两地组织部积极对接、群策群力,在发挥拔尖人才作用上做文章,注重共建课题和人才帮带同步推进。一是广发“英雄贴”。面向县内所有拔尖人才及后备人选发布课题申报公告,2014年收到课题申报项目34个,2015年共收到课题申报项目55个。二是精选“好课题”。由援疆指挥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单位组成专家组,有针对性地在教育、卫生、农业、林业、文化宣传等重点领域遴选与县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正在探索研究、急需攻破的项目课题,两年来选定了“深化拓展县级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考与探索”、“温宿县基层幼儿疾病预防研究和社会化推广”、“林下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共 21 个共建课题。三是纳贤“结对子”。对选定的课题及时联系金华市委组织部,由金华市的拔尖人才根据专业特点、人才需求进行课题和人员认领结对。四是打响 “发号令”。每年4月份,在金华组织两地“课题结亲共建,人才结对带培”活动启动仪式,明确结对关系、带培任务和目标责任,共有温宿 24 名拔尖人才与金华 28名拔尖人才结成带培对子。
  二、勤帮互学深交流,共建带培促双赢,把平台搭建在生产建设实务里。共建带培不仅限于单方面的援助,更加关注双方的互补互惠,通过两地人才的结对交流,有利于在专业技术领域实现共同提高。一是远程交流协助。结对双方人才在平时主要借助现代通讯平台,针对共建课题开展资料交换、修改建议,给予实际操作指导。如金华市教育专家通过远程教学平台,将内地现代教改教学的关键环节、方法步骤和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温宿结对人才,助力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二是回访交流指导。每年在适当的时候组织金华结对拔尖开展回访交流,除了对共建课题进行现场交流指导外,还组织了55场专题讲座以及若干分组分专业的现场指导、座谈交流、实地观摩,交流成果惠及4000余人次,深受当地干部群众欢迎。三是落实成果运用。双方结合工作实践开展课题攻坚、难题咨询、技能传授、技术帮带活动,通过远程或现场解决疑难问题30余个,解决技术难题20余项,有效提升了本地人才技能水平,同时金华结对人才自身得到业务提升和视野拓宽。两年来,已经有“讲学稿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徒手心肺复苏术”示范推广项目等13个课题实现研究上的新突破,论文已通过相关部门的评审验收。“设施农业大棚育苗技术及新品种引进试验推广”被列为县农业产业化管理重点技术推广项目,为发挥浙金温宿集中育苗中心奠定了基础。
  三、健全机制抓考核,持续发力促长效,把成果体现在人才队伍管理中。智力援疆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耐力和魄力,需要一如既往的坚持。为使活动成果真正发挥现实和持续效应,双方都十分注重长效机制建设。一是明确结对双方责任。金温两地拔尖人才共同签订双向考核目标责任书,实现结对帮带计划细化到月、量化到人;建立项目课题月反馈制度,每月重点掌握两地人才项目课题进展情况。二是双向考核评估。建立了双向考核目标管理机制,切实做到周有计划、月有小结反馈、季有督查考评。在结对期满后进行双向考核考评,重点考核本地人才在学习新技术,转化新课题、推广新项目方面的成效。三是奖惩激励推动。对取得优秀成果的项目和人才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思路不清、成效不明显、消极应付的本地拔尖人才进行批评教育,直至取消其拔尖人才培养资格。通过两年“课题结亲共建,人才结对带培”活动持续开展,使拔尖人才这支队伍在援疆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有效提高了行业领军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营造了争取引进新技术、消化新课题、运用新项目的良好氛围,初步实现了转化一批成果,解决一批难题,培养一批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