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建筑业产值增速回落下行压力加大
随着经济迈入新常态,固定资产投资转向中高速增长,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金华市建筑企业生产形势趋缓,增速回落,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增长后劲不足,面临考验依然严峻。
一、建筑业运行基本情况
(一)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回落。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2014年以来金华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大体持续放缓态势,今年一季度,更是出现明显回落。一季度全市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20.91亿元,同比下降0.5%,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落4.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3.1个百分点。享有“建筑之乡”美誉、"建筑强市"称号的东阳市,一季度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36.71亿元,同比下降1.3%,其占全市总产值的比重为64.6%,拖累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速1.3个百分点。
从全市及东阳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速走势图来看,东阳市的建筑业生产情况对全市的影响显著。
图 1 : 2014 年以来全市及东阳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单位: % )
从工程施工区域看,一季度全市建筑企业在省内完成产值239.95亿元,增长2.7%;在外省完成产值280.96亿元,下降3.1%,低于全部产值增速2.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7.8个百分点;外省产值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3.9%,比去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外省市场拓展能力的下降导致建筑业总产值增速下滑。
图 2 :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和外省产值增速情况(单位: % )
(二)新增企业资质等级偏低。一季度全市建筑企业(指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下同)共有723家,数量上虽比去年同期多了6家,但是新增企业的资质等级偏低。今年一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新增的34家建筑企业中仅有一家是二级资质,其他均为三级资质;而退库的28家企业中,一级资质4家,二级资质8家,三级资质16家。而资质等级是建筑企业的重要基础条件,反映了企业承接工程的能力,等级越高,竞争优势越明显,承接工程的能力越强,反之就越弱。
从资质结构来看,当前金华市各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分布呈现“金字塔”状,即极少量特级企业、较少的一级企业和众多三级及以下企业并存。其中施工总承包类:特级资质5家,一级资质117家,二级资质150家,三级资质306家;专业承包类:一级资质33家,二级资质40家,三级资质72家。
图 3 : 2016 年一季度全市各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占比情况
(三)房屋施工规模有所缩小。受房地产投资低迷影响,一季度全市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369.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8%,比去年全年回落2.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4.8个百分点。房屋建筑施工规模的缩小,反映了工程进度缓慢,施工量不足。
图 4 :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和房屋施工面积增速情况(单位: % )
(四)签订合同额呈下降态势。一季度全市建筑企业签订合同总额3644.38亿元,同比下降4.9%,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3127.72亿元,下降4.8%,占全部签订合同额的比重为85.8%;本年新签合同额516.66亿元,下降5.6%,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11.2个百分点;本年新签合同额占全部签订合同额的比重为14.2%,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
从企业签订的合同额规模看,本年新签合同额超过亿元的企业有70家,比上年减少3家;其中突破10亿元的企业有5家,比上年减少1家。新签合同额的减少,预示了金华市建筑企业的生产发展后劲不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筑行业整体资质水平偏低。由于当前金华市各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分布呈现“金字塔”状,一级资质以上的企业仅占21.4%,在市内外大型工程招标竞争中达不到准入条件,缺乏应有竞争力,丧失了一些应有的发展机遇,影响了金华市建筑行业的发展壮大。例如,今年一季度开工的金华市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中,婺城区二七新村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计划总投资16.2亿元)的施工单位是杭州的建筑企业,金义综合保税区一期项目一标段(计划总投资9亿元)的施工单位是省外建筑企业,金义都市新区国通快递金华转运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2.1亿元)的施工单位是台州市的建筑单位。
(二)行业结构单一,过于集中在房建业务。一季度,金华市房屋建筑工程类企业有347家,占全部建筑企业的48%,房屋建筑业务完成产值421.35亿元,占全部总产值的81%。由于金华市建筑业过于集中在房建业务上,而建筑业作为典型的外延性增长行业,即行业发展主要动力来自于外部经济要素的投入,因此受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尤为明显。当前房地产去库存任务十分艰巨,开发速度放缓,投资增长乏力,今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延续去年的下行趋势(浙江省增长-1.7%,金华增长-6.9%),因为需求量降低,建造量逐步递减,建筑业产值的增长速度随之递减。
(三)大型建筑企业产值减少。全市施工总承包企业中,某特级企业产值同比下降46.2%;一级企业中,有5家企业产值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30.3%、18.7%、43.5%、97.2%和96.3%。通过了解,上述企业因为主要业务为房地产建设项目,由于受房地产整体形势影响,订单数量减少,已签合同又因资金问题不能开工等情况增多。大型企业业务量减少直接影响了全市的建筑业总量。
(四)建筑企业融资互保风险进一步增加。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加剧,带资承包已成为建筑企业能否取得项目的关键。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很强的融资能力已成为能否赢得工程项目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导致当前的建筑企业有较多的民间融资互保,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若其中一家企业资金出问题,将导致整个互保资金链断裂,严重影响行业发展。在继上年市区某集团、东阳某建设有限公司深陷民间融资互保,今年又有多家企业因民间借贷而面临困境。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金华市亏损的建筑企业数量增加,由2014年的51家增加到70家;亏损额由2014年的0.69亿元增加到3.08亿元,2015年全市建筑企业利润总额为85.45亿元,同比下降12.1%。今年一季度,全市建筑业营业税7.46亿元,同比下降2.1%,占全部营业税总额的34.7%,占比比去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
(五)“营改增”实施后对建筑业市场的影响。由于金华市民营建筑企业较多,企业的进项供应链往往“散、多、杂”,企业管理架构比较松散,发票管理意识薄弱,难以充分取得进项增值税专用发票。目前国家规定的建筑业增值税率为11%,与1-3%的挂靠管理费相比,差距较大。因此对建筑企业而言,“营改增”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倒逼建筑行业向管理精细化、规范化转变。
三、走势预判和几点建议
金华市建筑业体量大、基数高,受房地产开发速度放缓和外部竞争加大等因素影响,2016年建筑行业形势严峻。
从政府层面而言,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住经济转型机遇期,深入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新常态下的经济形势虽然对传统行业提出了严峻挑战,但也蕴含着重大机遇。目前国内房建市场趋向饱和,“去库存”已是国家战略。据统计,2015年全国房屋设计量下降30%左右,房建项目越来越少,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房建企业要生存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资质转型,一条是“走出去”。一方面要立足国内,继续鼓励企业拓展省外业务;另一方面更要放眼国际市场,重点鼓励企业赴境外“走出去”发展,利用股份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组织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实体共同参与国际承包,拓宽经营地域,顺势而为,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二)着眼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在推动专业化发展上有新作为。对于建筑业来说,基础设施投资是对冲房开投资下降的有效工具,2015年以来金华市基础设施投资处于高位增长态势,今年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2.9%。而当前基础建设领域对建筑业企业技术和资质水平要求较高,金华市建筑企业具备相关施工资质的数量较少,基建工程承揽能力不够。因此,在接下来的建筑业扶持政策中,政府应重点突出引导建筑企业向专业资质转型发展,对企业晋升为铁路、公路、水利、机场、港口与航道、市政等专业资质一级的予以财政补贴。
(三)针对即将实施的“营改增”新政,主动服务、指导建筑企业。“营改增”是一项重大税制改革,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将产生深远影响。一是要主动做好“营改增”新政研究和应对参谋。要针对建筑企业内部的营改增准备工作出台具体的指导意见,使新政顺利平稳过渡,将影响减到最低。二是要主动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等困难。要深入建筑企业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对不能及时解决的,要将问题及时反映给金华市委市政府,争取相关部门联合协调解决,帮助企业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