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六大举措推进精准扶贫
今年以来,金华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要求,完善扶贫支农政策体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整合部门信息资源,建立动态管理体系。 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建立了以困难家庭生活状况为主的统一信息平台,具体为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特困供养、低保、低保边缘等对象的网上申请、审核和审批和动态管理;核对系统与公安、人社、建设、市场监管、国土等部门实现了人口、车辆、社保、房产、工商登记、公积金等数据的交换比对,为救助审批提供准确依据,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低保对象动态管理体系。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核对2.7万余人次,其中不符合条件对象2400人次,检出率9%。
二、深入推进倍增计划,增强山区发展能力。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在确保绝对贫困现象不出现反复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到帮扶低收入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来,转到推进磐安、武义等山区县加快发展上来,转到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和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全力补齐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短板,推进扶贫开发向纵深发展。深入推进“金华市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重点开展区域协作扶贫行动、产业开发扶持行动、农民异地搬迁行动、就业创业服务行动、社会帮扶关爱行动、金融服务支持行动、改革创新促进行动、公共服务提升行动等“八大行动”。确保到年底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增长15%以上。
三、科学制定脱贫规划,加大绿色搬迁力度。 坚定不移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道路,实现从下山脱贫型异地搬迁向生态保护型异地搬迁转变,通过实施异地搬迁加快低收入农户融入城镇化进程。各县(市、区)合理布局主要迁入地,全面考虑生态保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口布局等因素,科学谋划“十三五”期间异地搬迁工作,切实抓好年度搬迁计划落实。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异地搬迁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提供就业培训、来料加工、社区服务等配套功能,让搬迁农民真正稳得住,能致富。今年全市已完成下山搬迁1500人,到2020年计划搬迁一万人以上。
四、健全保障救助体系,提升兜底保障水平。 进一步加大投入,按照城乡低保标准增幅10%,农村平均低保标准不低于城市的80%的目标,义乌市、武义县、磐安县率先完成城乡低保标准调整,其中义乌市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其他县(市、区)均与当地财政部门开展协调,制定调整方案,确保第四季度全面完成。四季度将通过低保提标、政策宣传、主动发现、对特殊对象适当放宽审批条件等方式,开展查漏补缺,确保全市低保占比提升至1.5%,实现应保尽保。
五、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大病残救助力度。 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体系和救助制度建设,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比例、完善结算方式、开展特殊病种救助及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等;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民覆盖。在兰溪市、义乌市、浦江县开展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起草了市级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政策,目前进入征求意见阶段。积极实施“强基创优补短板工程”,实施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一对一帮扶,进一步提升其标准化建设水平,强化防治结合,探索贫困人口大病和慢性病进行分类救治。
六、注重各方协同推进,形成大扶贫格局。 把“协同”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保障,确保各方力量齐抓共推、扶贫内容一项不缺。一是落实部门扶贫责任。整合行业部门政策、资源、资金,形成扶贫强大合力,提升扶贫绩效;积极推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交通扶贫、科技扶贫、水利扶贫等行业扶贫专项工作。二是构建社会扶贫长效机制。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参与扶贫开发,倡导设立企业公益基金和村级乡情基金,探索发展公益众筹扶贫。三是营造扶贫社会氛围。加强扶贫领域宣传报道,大力营造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浓厚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