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小伙子想帮人们寻根问祖 家谱数据库十月上线

27.07.2016  04:41

   浙江日报讯 “前人不修谱,后人不知古。今人不修谱,子孙寻根苦。”然而时代变迁、社会革新、城镇化等因素,给家谱的保存和流传造成了较大障碍,也抬高了后人寻根的门槛。

  在金华,有一群人尝试着使家谱文化在数字化时代里获得新生,让人们可以随时从互联网中找到“我是谁、从哪里来”的答案。今年29岁的金华金东区人郑小杰便是其中之一。

  走进郑小杰的家谱数字化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堆堆经过梳理排序的家谱。另一边,工作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用熨斗将家谱逐页熨帖整齐,为稍后的数字化转录作准备。

  家谱的“数字化新生”,说来也并不复杂。第一步,是手工输入家谱的目录、谱名、堂号、谱籍、始迁地、始祖、家族名人等基础信息,为每份家谱建立一张自己的“身份证”。信息输入完整后,工作人员便通过高清数字化扫描仪将家谱逐页录入。一本百来页的家谱,如果保存状态良好,不消十分钟就能录入完成,形成拥有独立编码的电子家谱。之后,便可以通过关键信息,在数据库里对特定家谱进行搜索。

  郑小杰说,过去人们研究家谱,大多采用手写抄录的方法备份。但如此一来,家谱上那些人像、书法、碑文、祠堂图便无法原样呈现了,保存上也存在诸多不便。而数字化则易保存、易查询,更适合家谱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符合当下的流行趋势。因此,他于2011年成立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家谱的收集、整理制作以及数字化保存工作。

  起初,他使用微缩胶卷相机,挨家挨户搜罗了金东区共233套家谱。后来,为追求更好地呈现效果,他又转用扫描仪扫描家谱。但扫描仪需要拆本,不符合原样保留家谱的初衷。2013年,郑小杰又专门从国外进口了专业数字化转录设备,能够在不损坏原本的情况下将家谱清晰录入,同时,也将郑小杰的家谱收集范围从金华扩大到了全国。

  目前,郑小杰的公司已完成数字化扫描家谱28万册、3000多万页,其中不乏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地的家谱。预计今年10月,他们的家谱数据库便能正式上线,方便有兴趣的市民“寻根问祖”。

  祖籍金华的胡德明,自祖父那辈便从永康搬到新疆,从此再没回过家乡。如今,老人已经70来岁,“认祖归宗”的心愿越来越强烈。机缘巧合下,胡德明认识了郑小杰,凭着出生地和老人祖父的姓名两个线索,最终在永康胡库当地的宗谱上找到了族人,也将自己这一脉重新续上家谱,完成了“寻根”的心愿。

  “家谱是会说话的。除了家族的兴衰,你还可以从里面读出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说,有些族人或许离乡背井,但与家谱相生相伴的那些家规家训却伴其一生。这些规则早已跨越时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郑小杰说,接触了这么多家谱,如今他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家族,更是一片土地上的人文历史。

  因此,家谱也成为历史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比如你想要再写一份《宋濂传》,可正史早就研究得很透了。如果要挖出新料,就可以从家谱中另辟蹊径,翻看宋濂一生给所有人所做的序,能找出很多前人没有研究过的资料。而这样的学术研究,需要一个完善的数据库的支持,这也是家谱数字化的意义所在。”如今,“家文化”已成为一个全新的历史研究切入点,甚至走进了高等院校。前不久,中国人民大学还开设成立了首届姓氏文化研修班。

  在时下兴起的古村落发展中,郑小杰也看到了家谱的用武之地:“一个家族的迁徙是有讲究的。为什么要来这里?哪个地方应该建什么东西?这些问题其实在家谱里都有明确的记载,有的还会明确记有宅图记。古村落要发展,都可以在当地的宗谱里做做文章,这些都是前人探究下来的经验所得。”

  现在,郑小杰还在整理国内各省市县区的地方志,计划在2019年完成相关的收集整理工作。

扫码分享到手机

(本文来源:浙江日报     责任编辑:吴红梅)

版权声明

凡注有衢州日报、衢州晚报、掌上衢州或衢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独家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为"衢报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