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义新区花木产业如何绽放活力?答案在这里!

07.09.2020  15:37

  遍布城乡的花木把金东的村村镇镇装扮得繁花似锦,微风轻拂碧浪层叠,翠香绵延,一幅“人在绿中走花在丛中笑、清香绕身行”的动人画卷跃然而出。

  金东区花卉苗木栽培历史悠久,是我省第三大花木生产中心、华东地区花木主产区,也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花乡之一。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生态立区”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持续推进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连续举办了17届的花卉苗木交易会,已发展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苗木专业类展会之一。如今,全区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7.2万亩,占全市的34.1%,主营品种达1000多个,2019年全区花卉苗木产值达10.4亿元,精品苗木、造型盆景享誉全国,我区花木产业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生机,绽放美丽。

  政府搭台

  找准方向为产业发展提供“原动力”

  “朋友们好,今天要向大家推荐的是这款紫乐多肉,颜色好看,喜欢阳光,比较适合夏天养殖。”昨日上午,澧浦花木城商户吴云运用直播软件,正在向网友介绍自己基地里的商品,分享多肉养护技巧。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位有着多年网络营销经验的苗农学会了直播技能,“‘互联网’时代,我们要时刻保持与市场同步,现在通过直播带货,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客流量不错,生意也与去年基本持平。”吴云说。

  我区苗木产业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是农户推着手推车在路边零散着卖花卖苗,到了90年代初,从事苗木花卉种植的农户有近万人,不少村90%以上的人都种苗木,成为苗木种植专业村,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苗木产业是生态产业、朝阳产业。早年我区苗木产业虽然兴盛,但代价是马路市场的弊端重重。20世纪初,我区开始从顶层设计入手布局产业,全区首个花木市场——仙桥花木城建成投入使用,苗农们再也不用沿街叫卖,他们有了自己的阵地和市场,我区苗木产业产、供、销一体化进程按下了“加速键”,苗木产业综合体初现雏形。2012年,澧浦苗木城横空出世,市场更大,客流量更多,生意也更好做。2017年,澧浦苗木城二期——金华花卉生态示范园投入使用,主打造型盆景、精品花卉销售,客商云集,生意兴隆。

  这些年,我区苗木市场一次次转型,逐步形成“一轴一带三心三线” 的产业布局。各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北部以浙江盆景文化艺术园为核心的曹宅中心、西部以浙江锦林佛手文化园为核心的赤松中心、南部以金华花卉生态示范园为核心的澧浦中心,三大产业区块特色鲜明,随之形成的是曹塘澧公路花卉苗木景观轴,浙中生态廊道花卉苗木产业带,以及103省道、金义快速路、金义东公路三条景观线。数据显示,目前全区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7.2万亩,占全区林地面积15.9%,从事苗木生产农户达3万余户,成为全省第三大花木生产中心的重要区块和华东地区的花木主产区。

  作为全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我区已出台《金东现代苗木产业发展规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一体化发展为重点,开展优质良种引种、繁育、示范、推广,采用新技术、引进新设备、运用高科技手段,将我区花木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细分市场

  市场化运作为产业发展增添“生命力”

  8月6日上午,金华山青园艺负责人池雪琴在基地里忙着带客人挑选苗木,不时抹一把额角的汗水,从事苗木产业20多年,池雪琴主营的茶梅、紫薇等景观树在业内小有名气,客户遍布全国各地。“我是这里的老顾客了,最早开办苗交会时就过来买苗。金东的乔木品种多,品质好。”来自江西的客商王先生说,“找乔木,去金东”“买造型苗木必到金东”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

  20多年前,我区的花卉苗木行业刚刚起步,全区以先发优势将香樟、乐昌含笑为主的乔木树种打造成区域品牌。但随着全国范围内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对苗木产品需求的多样化,我区的产品优势被弱化,苗农们也因此身处“寒冬”,大家开始思索如何转型。

  孙丽成是我区有名的苗木经纪人,也是当年“寒冬”的亲历者。一次偶然的机会,孙丽成在全国最大的精品苗木市场陈村花卉世界参观时,被当地各式各样的罗汉松吸引,由此萌发了放弃传统苗木,向高端进口造型树转行的念头,一开始从广州购买造型罗汉松,后来直接去日本当地采购,生意越做越好,2019年共完成进口罗汉松交易4000余万元,占全市进口罗汉松交易额的13.3%以上,成为业界争相学习取经的对象。

  面对市场新形势,区委区政府出台一系列推动苗木产业转型升级举措,及时进行苗木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鼓励农户改变经营思路,从跟风种植转变为引领潮流,从种苗转变成造型,顺应苗木精品化、艺术化的市场需求。一方面,我区从日本及国内造型精品苗产能过剩的地区,抢先引进罗汉松、黑松、桂花等大树造型;另一方面在本地自行培育,通过几年的模仿、学习、吸收、再创造,本地的造型苗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培养出了一批造型师,为造型精品苗本地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苗木造型师杨文军老家在贵州铜仁,很早就跟随老乡去广州苗木市场,在苗圃做剪枝造型,8年前,他带着家人来到我区,一开始经常要往周边省份跑,这两年已经在澧浦安了家。“像我们是哪里活多就往哪里跑,金东市场大,苗圃也多,我们也就扎根下来了。”杨文军说。

  与此同时,我区以中国花卉苗木交易会为“媒”,自2003年举办首届苗交会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7届。去年展会上,共吸引了来自上海、江苏、河南等全国1100余家花木企业、景观公司参展,现场展示了苗木、花卉、盆景、景观树、园艺资材等新优产品200多种,仅三天时间现场成交额就超5亿元,发布意向采购订单超20亿元。

  以展引商,会前、会中、会后各个环节细致谋划,将苗交会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推动展会产生集聚、品牌、经济、广告和传播等多重效应,惠及更多的苗农,延伸更长的产业链条。

  人才引领

  技术创新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驱车从金东西城区沿金义快速路一路向东,源东乡吉峰家庭农场负责人施鸣峰正在果园里忙碌着,这个皮肤黝黑、以果园为家的苗农,是金华市柑橘产业技术首席,金东首届“园艺大师”。

  施鸣峰种植桃子、柑橘多年,通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摸索钻研,成为行业佼佼者,在政府的扶持下,他与市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开展深度合作交流,悉心栽培了一批适应性强、口感好、产果率高的新品种桃子、柑橘,并成功创建全省首个柑橘无疫种苗网室繁育示范基地,每年培育种苗十余万株还供不应求。今年,他与市农科院合作培育的沃柑新品种还没上市便被抢购一空。

  一个产业要持续发展,离不开专业的人才。为打响金东花卉苗木特色产业品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去年我区首次把农业产业也列入《金东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目录》,坚持以工作实绩、技术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依据,放宽对文化程度和专业工作资历的要求,首次开展园艺大师评选。

  一批“土专家”经过推荐、考核、评审、公示等环节层层选拔,成了我区首批“园艺大师”。其中,有6名农民获得“园艺大师”称号,8名农民获得“园艺技师”称号,10名农民获得“园艺能手”称号,每月各享受政府津贴1500元、800元、500元,能连续拿3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的苗木产业,既是富民产业,又是美丽产业。我们通过评选,给种植优秀的农民发工资,就是为了让乡土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金种子’,助推苗木产业升级。”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去年我区还首次评选出了6家精品盆景园,并给予相应的奖励。“精品盆景园和园艺大师的评选,能带动整个盆景产业的发展。”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人才来带动全区面上花木经济产业发展,增加苗农收入,让具有金东特色的花卉苗木产业化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金东区林业局 金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徐盼/文 缪小芬 王毅琳 胡赣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