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依托法律援助新系统惠民便民突显成效
2014年7月鄞州区全面启用宁波市法律援助业务新平台,至今已历时4个月之久,新平台一改原系统运行缓慢、法律文书格式陈旧、操作不便等问题,在有效提高法律援助案件工作效率、便于案件跟踪监督管理、系统整合法律援助资源等方面表现出优越的操作性能。自新系统运行至今,鄞州区法律援助中心共解答各类法律咨询1406起,12348热线解答咨询2192起,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178起,其中刑事250起,民事928起,受援人数1178人,共挽回经济损失648.9余万元。
一、加大硬件设备投入,满足日常援助工作需要
鄞州区各类中小型企业较多,近年来随着劳资关系的深入调整,各类群体性劳资纠纷数量大幅上升。截至11月,今年鄞州区法律援助中心就受理各类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90起,涉及人数2507人。繁重的人员基本信息的输入工作大大降低了法律援助相关文书的开具,减慢了援助律师尽早维权、推动诉讼进程的步伐,针对这一情况,鄞州区法律援助中心新购置了二代身份证读卡器。该读卡器主要用于日常来访咨询和群体性案件人员信息的输入,只要通过该读卡器配套的软件程序,就能快速读取身份证中的姓名、性别、户籍地、地址、照片等个人信息。这不仅减轻了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又提高了案件受理的速度和质量。新援助系统实现了法律文书“套打”功能,只要按一个键,即可实现所有文书一次性打印,并加盖相应的公章。但因中心打印机为黑白打印,故系统升级后法律文书的打印过程中需逐页取消每份文书的印章,打印完成后再由人工加盖,严重影响了法律文书开具的效率。随后,中心又新添了彩色打印机,专门用于法律援助案件开函工作。
二、深入培训指导开展,畅通区镇联网审批通道
7月17日,中心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前往市司法局参与宁波市法律援助新系统平台业务培训,全面系统地了解新系统平台的新增功能和操作流程。加强与各法律援助工作站系统操作员的联系指导,规范日常法律咨询登记和法律援助案件受理操作流程,对于新体统群体性案件受理操作的特殊性,中心工作人员制作了一份《新系统群体性案件操作流程》下发至各镇乡(街道)、各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并上传至中心法律援助律师的QQ群中,方便日后的工作开展和联系。在系统上线运行初期,对于各镇乡(街道)工作站上报的法律援助案件,进行手把手指导,发现有操作不当或系统信息填写不完整的,及时进行沟通联系,将问题在萌芽状态予以纠正。今年,各镇乡(街道)工作站共上报各类法律援助案件59件。
三、加强工作管理监督,全面提升援助质量
新系统对中心工作人员的操作权限进行了明确的区分,中心工作人员负责援助案件的受理和初审工作,中心主任负责案件的审批和指派工作,窗口日常接待咨询和“12348”电话接听解答由日常的值班律师和专门的中心工作人员负责,工作职责和角色设置更趋合理细化。中心主任的账号登入系统后,能随时随地查看中心过往每一天的工作情况,在“援助中心的一天”栏目下,“12348”来电咨询情况、窗口接待咨询的问题及值班律师的详细解答、法律援助案件受理情况及各项工作量在全市范围内的排名一目了然。对于来电咨询解答和窗口咨询内容进行实时监控,发现解答有误的,及时回复重新答,全面提高来访和来电咨询解答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