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瓷都 精致龙泉 打造世界历史经典文化小城
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龙泉 朱向辉摄
世界瓷都,精致龙泉。
龙泉在历史上就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县份,历史行进至今,依然屹然闪烁世界。
生态,是龙泉最强的“气质”,森林覆盖率高达84.2%,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全省领先,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文化,是龙泉最大的“宝藏”,坐拥以龙泉青瓷、龙泉宝剑为代表的独一无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先进市、中国陶瓷文化历史名城。
站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今年2月召开的龙泉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上,龙泉市委响亮地提出了未来新目标:打造“世界历史经典文化小城”!这不仅是从全球视角对以剑瓷为核心的龙泉历史经典文化的全新审视,更是在世界坐标轴上的豪迈定位。
大幕拉开,一个崭新的时代,奔腾而来。
2015年绿色“GDP”见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5年,龙泉全市党员干部群众苦干、实干、拼命干,坚决打好生态产业、美丽城乡、美丽经济等转型升级组合拳,交出了良好的生态、发展、平安、民生、党建“五张报表”,实现“十二五”较好收官。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全省第一
龙泉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六边三化三美”,全面开展“五水共治”,联动开展治山、治土、治气,生态环境状况指数110.97,连续四年全省第一;地表水断面水质、出境地表水交接断面水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位列全省前茅。
大力发展竹、茶、菌、蔬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做优汽车(空调)零部件、青瓷宝剑、竹木制品等生态工业,培育壮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三次产业结构比例首次从“二三一”到“三二一”。汽车(空调)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荣获“中国灵芝核心产区”称号,连续两年创成全国“电商百佳县(市)”。
林权制度改革成为全国典型
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举措,实现了“两权”分离,既保障了农户承包权不变,又搞活了经营权,有利于释放林地的潜力,得到国家林业局主要领导点赞,在全国总结推广。这一年,龙泉成功争取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低丘缓坡综合试点等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3项,其中国家级改革试点5项,为龙泉发展提供更强动力,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增收,增幅继续领跑丽水,2015年,龙泉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4%。
勇夺“五水共治”大禹鼎
“点上出品、线上出景、面上出彩”美丽城乡渐新渐美,新添国家园林城市、浙江省年度旅游发展十佳县(市、区)、全省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市)金名片,成功创建省“清三河”达标县,成功夺取“五水共治”大禹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荣获全省优胜县;西街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中国青瓷小镇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住龙镇成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年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5%、33.9%。
剑瓷文化发光出彩
大力弘扬以剑瓷文化为核心的地方特色文化,中国青瓷小镇、龙泉宝剑小镇双双列入全省特色小镇创建试点名单,青瓷产业、宝剑产业均列入省十大历史经典产业,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龙泉青瓷龙泉宝剑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青瓷小镇荣获浙江省年度产业融合创新奖,龙泉青瓷第二次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礼品;成为丽水市首家国家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县(市)。
圆满完成“消除4600”工作
打好农民增收“组合拳”的同时,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用力帮扶、用心帮扶、用情帮扶,提前一个月全面完成“消除4600”工作,得到省核查组的高度肯定,扶贫工作省级绩效评价为优秀。全市7028户17326人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8446元,同比增长21.8%。
2016年归零再领跑加快建设升级版“好龙泉”
围绕“归零翻篇开新局”的总要求,以奋战的姿态,以奋进的状态,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补短板,夙兴夜寐抓落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2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10%。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做大做强生态经济
打好“空气特清新、气候特宜人、水质特纯净、土壤特纯洁”的山水生态牌,提升培育“竹茶菌果蔬”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挥林业大市的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经济等健康农林绿色经济,打造浙闽赣三省边际区域珍贵苗木和花卉基地;以全省首批生态工业发展试点县(市)建设为新起点,打造国家火炬龙泉汽车空调特色产业基地,培育“青瓷+宝剑+竹木产业+”等新型龙泉特色产业;全力推进核心景区建设,抓紧抓实中国青瓷小镇、龙泉宝剑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云居、崖居、穴居、树居、水居和长寿谷、森林人家、醉氧部落、瓷韵剑道”等个性民宿,打造百亿旅游休闲养生产业;全面打响以“招项、争项、立项,引资、争资、投资”为重点的扩大有效投资攻坚战,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突破百亿大关。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
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抓好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全国返乡创业试点等改革试点,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通道;紧紧抓住科技创新,深化市校合作,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培育计划,注重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推进“互联网+”行动,鼓励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支持引导企业“新三板”挂牌,推出一批边界清晰、有市场吸引力的PPP项目,组建市金融创新和政府理财运营团队,做实做强国有资产投融资运营公司;构建“四张清单一张网”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事业项目全程代办机制,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切实提高服务效率。
坚持协调发展理念
不断美化城乡环境
按照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要求,谋划打造“一桥两宝三山四塔(阁)五馆六龙七星”文化遗址景观;全面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全力推进旧城改造,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抓好美丽县城“十大项目”和第二批“六个一”建设,不断增强市区多元服务功能;全域化推进“六边三化三美”,全方位发掘村庄个性和特色,再现“满园春色关不住”的龙泉乡村美景;驰而不息地推进“三改一拆”,大力开展治水、治气、治尘、治污,协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六大专项行动,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积极推进城乡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护机制。
坚持开放发展理念
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主动参与区域协作、区域竞争,北承长三角,南接海西区和珠三角,布局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加快把龙泉打造成为要素上更具吸附力、产业上更具集聚力、人文上更具影响力的浙闽赣三省边际区域中心城市。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做强青瓷外贸,打响世界瓷都品牌;谋划重建瓯江海上丝路,重现“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运瓷船舶来往如织”的历史繁荣景象。按照“覆盖三千里、前瞻五十年、建设大枢纽”的要求,打造水陆空一体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深入实施“百千万”就业创业工程,巩固全面“消除4600”成果,积极引导农民投身于家门口的“老三宝”“新三宝”和乡村旅游等产业,打好农民增收“组合拳”;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发展社会事业,深化“法治龙泉”建设,提升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认真抓好市乡村三级换届工作,大力推进“晒业绩、打擂台、比干事”活动,建设学习型、狮子型、实干型、服务型、清廉型“五型干部”。
>链接
关于世界历史经典文化小城愿景目标,是基于龙泉青瓷“人类非遗”、龙泉宝剑“国家非遗”等深厚文化底蕴,立足龙泉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借鉴世界上其他文化小城市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锁定这个世界坐标,不仅是从全球视角对以剑瓷为核心的龙泉历史经典文化的全新审视,更是在世界坐标轴上的豪迈定位,承载着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朝着这个目标奋进,将有力提升龙泉文化内涵和城市品位、扩大剑瓷文化世界影响力、推动文化旅游加快融合发展,更能凝聚起龙泉智慧和龙泉力量,更能吸引世界眼球和世界关注。目标已经明确,接下来就是要从发展理念、发展规划、各领域建设、城乡形象、业态培育、人文素养和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入手,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一座“精致、经典、时尚、开放”的历史经典文化小城将在世界版图上闪烁。
关于龙泉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是基于史料记载。龙泉青瓷从宋代开始远销亚、非、欧三大洲50多个国家,1975年韩国新安地区发现的中国元代沉船、“南海1号”上发现的大量龙泉青瓷就是很好的佐证。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在《龙泉县地名志》的序言里所述:“从中国东南沿海各港口起,循海道一直到印度洋沿岸的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和东非沿岸,无处没有龙泉青瓷的踪迹,这条漫长的‘陶瓷之路’,实际上就是中国陶瓷,特别是龙泉青瓷开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