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梅 姜琪:多重视角演绎革命历史

08.06.2021  01:32

中国红色话剧,是指反映中国革命历史、讲述革命故事、描绘革命人物、弘扬民族精神的话剧创作,除了题材的特定性之外,还拥有民族风格、民族气派,兼具直观性、对话性和综合性等特征。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话剧被不断搬上舞台,艺术水准日益精进。

纵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红色话剧创作,根据创作内容的时代背景,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时期(1919—1927)、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以及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至今),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点。

聚焦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时期的作品,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大革命时期我党高昂的革命热情以及坚定意志和不屈精神。这类作品包括《谁主沉浮》《王荷波》和《二七风暴》等。其中,《谁主沉浮》的场景取自中共一大旧址,话剧以人物命运的片段展现、历史事件的穿梭跳跃再现了党的“一大”。值得强调的是,该剧充满诗意的演绎方式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了历史的纵深感和人物的情感空间。《王荷波》截取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王荷波人生中的三个不同时期,即建党初期、大革命高潮和陷入困境期,艺术地呈现了这一伟大的共产党人形象。该剧通过精巧的舞台设计和艺术构思,将宏大的历史叙事和微观的个人情感相结合,融叙事性与抒情性、历史感与艺术感于一体。

聚焦土地革命时期的作品包括《1927·广州起义》《湘江1934》《古田会议》《共产党宣言》《支部建在连上》《雨花台》《三湾那一夜》《雾中灯塔》和《赤子》等,主要讲述大革命失败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如《共产党宣言》塑造了“林雨霏”这一早期女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该剧借助母子对立的情节设置,以及一语双关的台词设计等,诠释了共产党人“做人比做事重要、骨气比喘气重要、主义比生命重要”的坚定理念,以及“比血还要浓、比天还要大”的博爱精神,极具张力。又如《支部建在连上》通过一个普通士兵的个人发展,反映了1927年革命队伍攻打浏阳失利后,1928年4月于井冈山会师的峥嵘历史。该剧以小见大,以个案展现集体形象,同时,将微小的生活细节融于宏大的时代场景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红色话剧在表现历史题材时,以精湛的艺术表达凸显人物间的差异,避免了“形式化”和“同质化”。毋庸讳言,“红军长征”是艺术作品创作的重要题材,代表作包括《万水千山》《天籁》《马蹄声碎》《太阳河》和《从湘江到遵义》等。其中,《天籁》以一架旧式留声机为线索,将部队戏剧工作史搬上舞台,叙述了战士剧社在长征中艰苦卓绝的成长历程。该剧除了以对话为主要演绎形式外,还充满了诸多音乐元素。换言之,音乐在该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了烘托情绪、营造氛围、推动情节和升华主题外,代表优美音乐的“天籁”还象征着战场中的理想、希望和人们柔软的情感,给予观众巨大的震撼。而《马蹄声碎》则以女性的角度反映长征历史,讲述五位女红军战士追赶队伍的故事。该剧以孱弱的孩子和五位各具特质的女红军形象再现了那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柔弱中显刚强,悲恸中显壮烈。而且,该剧兼具公共话语空间与私人话语空间,在宣扬主旋律的同时充分描摹个人形象,强化了主体情感,同时借助人物的命运抉择和“天路”意象构筑起伟大的精神丰碑。

聚焦抗日战争时期的话剧包括《最危险的时候》《冷云》《风声》《军歌》《四海魂》和《烽起磐石忆靖宇》等。其中,《最危险的时候》选取“平型关大捷”“皖南事变”等重要历史事件,全景式再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恢宏历史以及党和人民群众的光辉形象。改编自麦家同名小说的红色悬疑题材话剧《风声》则将抗日历史故事浓缩于惊心动魄、暗潮汹涌的谍战之中。话剧演出所表现的压抑空间、紧促时间,以及潜伏者与敌人间斗智斗勇的情节在营造紧张氛围的同时,很好地传达了历史的沉重和厚度。相较于一些以家喻户晓的历史事件为题材缺少吸引力的话剧,《风声》从谍战的角度创新性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严峻和艰难,也为之后红色话剧寻找和选取新颖切入点提供了范本。

以解放战争时期为创作背景的话剧有《霓虹灯下的哨兵》《黎明之前》《马背摇篮》和《风驰瑶岗》等。其中《风驰瑶岗》以邓小平为首的渡江战役总前委进驻肥东瑶岗,指挥渡江战役的史实为素材,大气凝练地描绘了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智勇双全、运筹帷幄的鲜明形象。《马背摇篮》则以延安第二保育院的远征史实为素材,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保育院历时两年零十个月,穿过炮火,将136名革命后代安全转移至北平的故事,传达了师生之间的动人情感。话剧将视角从战场和战斗转移到普通百姓身上,战火之下看似只能无助逃离和躲避的他们,始终秉持坚定的信念,完成了旁人看来几乎不能完成的任务——该剧中保育院教职工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怀、师生之间的浓厚情谊彰显了战火中人性的高大和伟岸。

反映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红色话剧包括改编自罗广斌、杨益言所著小说《红岩》的《红岩魂》,以及《铸魂达玛拉》《士兵突击》《上甘岭》《虎踞钟山》和《红帆》等。《红帆》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海南岛战役为背景,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正面展现了战斗景象,塑造了一批“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英雄形象。该剧台词掷地有声,人物形象鲜明,引发了观众对革命胜利以后“如何做头脑清醒的胜利者”问题的深思。此外,还有聚焦抗美援朝战争的《上甘岭》、以重庆解放前夕为背景的《红岩魂》、以进军西藏为题材的《解放!解放!》等。也有部分话剧将焦点从战争和战斗上移开,转向和平时期党和国家的军队建设,如《虎踞钟山》描写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军事学院的创办和将领们在学院的学习生活,让当时的历史变革与现实中改革开放之变革构成对话,全剧紧抓时代共鸣点,将思想性、艺术性紧密结合,可圈可点。《士兵突击》则以一个士兵心灵和精神的成长反映了国家的军队建设和对军人的培养。显然,这类作品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国家和人民的奋斗。目前,虽有以改革开放第一线的共产党员为主人公的话剧《为你喝彩》,但取材于改革开放时期的话剧创作仍不多见,拓展空间较大。

从表现形式看,红色话剧可分为突出中心人物和展现人物群像两类,如《董必武》《幸存者》《郭明义》《孔繁森》《信仰》《寻找李大钊》和《七先生》等都凸显了历史中某位光辉人物的形象——《董必武》截取了主人公漫长革命生涯中的片段,展现他坚定不移、睿智勇敢的高大形象;《寻找李大钊》则采用戏中戏的结构,利用三个舞台空间、历史现实交织并行,衬托出主人公的光辉形象;《幸存者》则以创新的方式重新塑造正面人物。剧中主人公一开始并不以光辉正面的形象出现——在大屠杀中死去的穆之光似乎是一位在自首书上签字的懦弱“背叛者”。然而随着女主角何芬对真相的不断追寻,人物形象的前后反差使穆之光牺牲自我、忍辱负重的形象深深刻印在了观众心里,人设很好地摆脱了脸谱化的窠臼。此外,突出中心人物的话剧还有以吴焕先为原型的《一心向党》,以刘义权为原型的《生命档案》,以“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邓稼先、郭永怀为原型的《马兰花开》和《永怀之歌》,以及《周恩来在南开》《毛泽东的故事》《张人亚》《赵一曼》和《耿飚将军》等。这类作品大多竭力勾勒宏大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只有少数将历史中的普通个体作为中心人物,所以时代与个人间的张力往往呈现较弱。

展现人物群像的话剧包括《我在天堂等你》《四海魂》和《守护》等。其中,《我在天堂等你》根据裘山山同名小说改编,以20世纪50年代初十八军进军西藏事件为素材,表现了一批在高原上艰难跋涉、充满激情的革命军人,描绘了他们纯粹诚挚的革命浪漫主义爱情。该剧历史与现实交错,以两代人的思想对比,关注当代社会信仰问题。全剧高潮迭起,艺术性地展现了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

在中国革命的辉煌历史中,青年的身影处处可见。《以光明迎接光明》《军歌》《无畏的青春》和改编自杨沫同名小说的《青春之歌》等剧皆聚焦青年群体,表现了一批胸怀大志的青年追求国家进步、谋求国家发展的先进形象。如《军歌》将青年的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聚焦“文艺救国”的主题,描写了抗战时期热血青年奔赴延安的故事。全剧围绕“一条路”展开,赋予“一条路”多重内涵——“”象征着军歌创作之路、青年成长之路,更象征着中国革命的艰难道路。此外,还有聚焦儿童的红色话剧,如《红领巾》《小英雄雨来》《英雄小八路》和《寻找爸爸毛泽东》等。

综上可见,中国红色话剧发展态势良好,尤其是近年来精品迭出。从1954年的《万水千山》到2021年的《前哨》《张人亚》《东征》等,红色话剧在内容、形式上屡有创新,善于寻找多个角度演绎中国革命历史,同时也开始关注挖掘个体在历史中的细微情感和伟大人性,受到观众的好评。

作为讲述革命故事、传承民族精神的有效媒介,红色话剧在题材、内容、形式等方面尚有许多可改进、拓展之处。首先,话剧创作应准确把握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其次,应积极寻找展现历史故事的切入点,把红色话剧打造成党史教育最生动的教材;再次,需在话剧领域开发富有中国特色的叙事模式、舞台效果和对白设计,如选取中国特色的意象作为线索等,推动话剧展现中国元素,突出中华优秀文化;最后,红色话剧还应广泛挖掘各时代的历史故事,在题材上继续有所创新,使作品内容与当下时代背景紧密接轨,进一步升华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郭梅 姜琪  杭州师范大学文创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4日第21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