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男:《大唐贵妃》是梅派艺术当代换形的新标识
30.04.2017 22:33
本文来源: 文化厅
郭小男是此间著名戏曲导演,曾经创作昆曲《牡丹亭》(全本)、越剧《孔乙己》《二泉映月》等重量级作品,然而他坦言,与梅葆玖先生合作的《大唐贵妃》在其中始终是份量非常。
郭小男说,葆玖先生对于《大唐贵妃》倾注了太多心血,为了这部梅派大戏,在身体状况不佳的晚年多有奔波劳碌,“梅先生的这一番执着,何为因,我们聊过许多,我也想了很多”。
郭小男认为,《大唐贵妃》这部剧在审美接受度上,显然已经超出了对传统京剧演绎方式的认知范畴。它所运用的艺术构成方法以及交响化、场面化、歌剧化等形式,正是葆玖先生刻意追求的境界。其用意就是对传统的演绎方式加以区别,对当下识别京剧的演剧观念加以调整。她更多地融入了现代意义的剧场艺术理念,来更变《太真外传》从文学到演出的传统形态;她自觉地将京剧艺术与时尚审美相对位。
郭小男认为,梅葆玖以一出与传统“梅派”演出风格迥乎不同的作品《大唐贵妃》,表达了他对京剧艺术和梅派发展的深切思考。
郭小男认为,基于表演技术原因,京剧并非是一个创作题材范畴广泛的剧种,依据梅兰芳先生“京剧的主要任务,在目前还应该是表演历史题材的歌舞剧”的观念认知,梅派艺术对表现的题材有着严格的界定。葆玖先生秉承这一理念,艺术创作的目光从来没有跟风聚焦于时代热点或主旋律,而是选择父辈遗产《太真外传》作为研发探究京剧现代意义的模本。这里凝结、沉淀了葆玖先生对于梅派艺术的深思熟虑。
对于外界有观点认为《大唐贵妃》过于铺张,演出成分过于复杂的质疑。郭小男说,“我们由衷地理解评论者的善意出发点,以及表达出来的对传统艺术的坚守。京剧两百多年,传统的舞台演出样式,形成了根深蒂固、血水交融的规定标准,艺术家秉承前辈技艺的同时,捍守先生嫡传亲受的‘玩意儿’,这些无以更改的舞台表演方法,就是天经地义的原则,就是艺术生命本身。”
《大唐贵妃》自《太真外传》而来,但显而易见,《大唐贵妃》已经不是《太真外传》。郭小男认为,《大唐贵妃》的主脑确立,是李杨爱情关乎人类永恒主题的价值,使之更加纯粹地接通现代意义关于天性与自由的生命奔赴,从而超越世俗层面的剧情认同。剧中全新创作的第三场《梨园知音》,着重描写李杨之间共通音律曲韵的艺术天赋,奠定二人感情的呼应和生命意义的不可或缺。这种互为知音的关系本质构成他们情感支撑的核心。也因此,使得李杨爱情大于社会历史的一般定位以及宫廷、皇位、伦理道德的层面评说。让传诵千百年的佳话更加具有人文含义。
除此之外,《大唐贵妃》还特别“嫁接”了梅派最为经典的折子戏《贵妃醉酒》,使之发挥出与戏剧主题、人物生命休戚相关,又不可替代的艺术作用。《贵妃醉酒》是杨玉环被逐出皇宫后最为极端的情绪表达,它的情感内涵恰好促成人物心灵的深层开拓。在最具剧场裹卷性感染的戏剧唱腔、音乐中,开阖出史诗意蕴的心灵情感交响——这种特殊的嫁接结构,在成为戏剧核心主旨的同时,奠定了整部作品视听觉系统最为宏阔的美感基调,将交响京剧《大唐贵妃》的理性定位,感性、直观地激越呈现,在此章节中,百年经典《贵妃醉酒》实现了最为华彩绚丽的当代表达。
郭小男还特别提及已于戏外被广为传唱的主题歌“梨花颂”,“作曲家杨乃林先生的这一作品天才地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于会咏关于京剧作曲的宝贵经验,以京剧“四平调”为基础,既保持了京剧意蕴、梅派韵律的优美,又融入现代性音乐朗朗上口的艺术风格,加深了观众对戏剧主题、人物情感的独特感受。她的成功无疑是京剧音乐艺术的创新典范,并为传统京剧音乐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郭小男认为,如果说当年梅兰芳先生以具有的国际视野的艺术追求,统领了梅派艺术的系统化实践和创新。那么梅葆玖先生在当代推出的《大唐贵妃》则在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梅派艺术现代意义崭新的境界。
本文来源: 文化厅
30.04.2017 22:33
《西南联大口述史》首发:收录112位校友及亲属“联大记忆”
《西南联大口述史》首发仪式10月31日在云南师文化厅
我省借力互联网+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文化精品云畅享
经过连续四届的举办,文化厅
金秋十月金桂飘香 第四届浙江戏剧奖·金桂表演奖在杭颁奖
金秋十月,金桂飘香。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