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27.05.2015  13:32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超出承包地总面积的30%。总体来看,土地流转形势是好的,但也出现了一些非粮化、非农化的不良倾向。我国人多地少,关系到十几亿人吃饭问题的耕地是头等大事,必须坚决守住红线——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5月26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召开视频会议,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会议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同时,会议还提出,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要把好关,不能让一些人以改革之名行占用耕地之实。
  专家认为,这表明中央将严格把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关口,按照最严格的耕地保护要求,规范和解决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保护中出现的新问题。
  我国人多地少,如何保护好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自然成了头等大事。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表示,尽管目前耕地面积数据有所增加,但用于粮食生产的实有耕地并未增加,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面对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占用耕地的情况,我国实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但土地制度改革推进中,一些地方存在补充耕地数量和质量不到位、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田的现象。
  为此,必须加强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目前各地正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有效控制农地转用规模,控制耕地的不合理占用,严防工商资本介入土地流转后搞非农建设。
  去年国土资源部门开展的专项督察发现,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以及低效闲置等问题,初步统计全国批而未供土地达1300万亩,闲置土地105万亩。为此,我国将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努力缓减新增建设用地对占用耕地的压力,严格落实占补平衡,确保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双到位。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要坚决防止“非粮化”、“非农化”。
  据悉,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经超过承包地总面积的30%,出现了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一些地方热衷搞行政和推动,片面追求流转速度和超大规模经营,一些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后,长时间大面积直接租赁农地,与农民争利,有的已经出现经营不善、引发社会矛盾,有的土地流转后进行非农建设,破坏耕地资源。
  为此,去年中办、国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对此进行了明令禁止,但一些地方仍不同程度存在有规不依的现象。
  专家表示,农业规模经营可以有多种形式,除土地流转外,还可以通过发展农户间的联合与合作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来提高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
  但在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过程中,也要防止土地“非农化”和“非粮化”,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高产创建示范区,更要守住这条底线。工商资本下乡应致力于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和农业服务业。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产业主要包括农产品加工储运营销、农业社会化服务、良种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以及农村“四荒”资源开发、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等。
  近日,中央农办、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的意见》,对工商资本下乡提出了监管细则,严格规范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期限和面积会有明确的上限控制。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