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学人 | 郁建兴:以系统思维推进新文科建设

17.05.2021  04:32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进程。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在山东大学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研究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文科教育发展举措,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部署新文科建设,吹响了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的号角。本文基于对新文科建设背景的探究,辨识新文科的内涵,提出建设新文科的目标和路径。

新文科建设背景:回应时代呼唤,文科建设积极应变


文科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又称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现代学科体系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整体而言,文科特别是社会科学的概念体系、理论话语主要以西方为主导,中国学术理论的自主性不足,已经不能适应新技术发展、中华文化繁荣复兴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学科,对构建具有自主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我们正处在现存学科结构遭到质疑、各种竞争性的学科结构亟待建立的时刻”。加强新文科建设,是适应世界变革、中国发展、教育改革和国际方位的需要。


(一)积极应对新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时代需要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量子与基因技术等新兴技术高歌猛进,推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呈现出全新面貌,为文科理论研究、学术思想和人文素养教育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就此而言,新文科之“”,是新科技革命的内在需要与推动的结果。首先,新技术激发新思想、新方法,引起文科思想理论共振、研究方法革新,呼唤文科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创新与范式革命。其次,新技术激发产业变革,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亟待新文科承担起供给思想理念、政策方案的新使命。最后,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社会进步、生产与生活方式持续变革的同时,也给传统道德伦理规则带来了新的挑战,引发众多道德伦理风险,迫切需要新文科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准则、新对策,防止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成为脱缰的野马,反过来伤害人类自身。


(二)中国实践与中国治理需要理论支撑引领的现实回应

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的实践动力和广阔空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等,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概念和理论。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从过去以“跟跑”为主,逐步转变为“跟跑、并跑、领跑”并行,且“并跑”特征日趋明显,个别领域已经显现“领跑”态势,中国的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不断显现。然而,现阶段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软实力的全球影响要远低于我国综合国力硬实力的全球影响。基于西方历史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的新现象、新事物、新模式和新成就缺乏足够的解释力。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不断增强文科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用先进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话语讲好、提升中国故事,解读中国所取得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密码,助力改革完善中国之治,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正是对中国实践与中国治理呼唤学理支撑、引领的积极回应。


(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使命担当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求,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促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然而,在由西方主导的国际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源于清末民初西学东渐而建立起来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整体上是西方知识、理论、方法的消费者且事实上已经形成某种路径依赖,这决定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然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的整体谋划,更需要各方力量协同推进。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就是积极承担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历史使命,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科学发展、自主发展的时代要求,动员全部文科力量,实现文科学术理论、研究方法的整体范式革新,培育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文化,培养适应中华文化繁荣复兴要求的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家,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让世界了解“学术的中国”“理论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


(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培养民族复兴人才的必由之路

新文科是在振兴本科教育的背景下提出与展开的。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期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加强文科教育创新发展”。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并联合中央政法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林草局、中医药局、中国科协等出台“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陈宝生部长在讲话中要求高教战线把“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作为“新时代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打造高等教育‘质量中国’的战略一招、关键一招、创新一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要坚持“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守正创新”的原则,谋划好高水平本科教育的中国方案,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结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介绍“双万计划”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思路和实施方案时强调指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综合改革,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新定位和全面提升。推进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四新”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创造性探索。

新文科的内涵:以系统化集成式创新,推进文科转型升级


根据陈宝生部长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上的讲话,新文科之“”,不是“新老”的“”,“新旧”的“”,而是“创新”的“”,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新文科建设以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其根本目的不仅在于丰富学科内涵,更在于推动社会发展。我们需要开拓视野,更新理念,全面把握新文科的深刻内涵。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推进新文科建设。


(一)创新文科发展理念是新文科的基础

在传统学科门类中,理工科内部各学科之间联系相对紧密,而文科内部、文科与理工科之间的联系则相对松散甚至割裂。因为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的可重复性以及与数学的关系紧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一些自然科学工作者甚至否认文科的科学性而对文科抱有某种轻视心态,文科工作者往往因为理工科精深、专业、需要循序渐进的科学知识而对其怀有某种神秘感、敬畏感等复杂情绪,学科分野的传统学科结构导致文理工科之间相对割裂,难以互相促进,限制了学科知识创新,特别是限制了文科的发展。新文科就是要打破这种学科割裂的传统,特别是要打破文科各学科自我封闭的局限性,通过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创新文科学科发展理念,拓展文科学科视野,扩展文科研究对象,改进文科研究方法,革新文科知识体系,在促进文科自身创新发展的同时,也为理工各学科,特别是技术发展提供思想指引、伦理规范,实现文理工各学科交融发展、互相促进。


(二)创新学科结构体系是新文科的重点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中国和世界各国都要面对诸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仅靠某个或某几个学科显然难以胜任。开展新文科建设正是积极回应大变局时代的社会需求、服务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及未来世界竞争需要而提出的战略任务,其重要内涵之一就是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性和融通性,特别是要融合理、工、农、医等其他学科元素。既打通经济、管理、法律、艺术等文科学科间的内部边界,更在文科与理科、工科、医科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结﹔既要主动吸纳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范式,增强文科研究的实证性、科学性,又要不断释放文科思想影响力,为自然科学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在支撑引领自然科学跨越发展的同时,也为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使用设定伦理底线、增强人文关怀,即淡化学科边界,强化学术分工。为此,文科学者需要主动出击、积极作为,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对文科学科体系进行整合与升级,围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科研合作,开展多视角多领域的综合性研究,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与能力,创新文科学科体系发展新格局。


(三)实现研究范式革命是新文科的关键

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认为,科学进步“总是明显地伴随着革命而发生”,科学革命体现为范式革命。范式是“科学共同体成员共有的东西”,主要包括共同体共同接受的世界观、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观、基础性原理及其应用工具等。在库恩描述的“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和危机一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的科学发展模式中,常规科学是和特定范式及科学共同体联系在一起的。而在科学革命之前,范式已经陷入规则松弛和混乱,这时我们可以把范式发展讨论转化为科学共同体的内外部互动讨论,从而说明科学认知主体的联系及互动怎样推动范式革命。如今,我们正处于范式革命的前夜,一方面,已有研究范式陷入危机,源于西方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不仅对中国大地上许多正在发生的新现象、新事物、新模式和新成就缺乏解释力,而且对于当今世界也缺乏解释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科学知识创新。另一方面,新科技革命发展出的许多新工具、新方法,正在催生社会科学范式革命。我们需要把握契机,主动作为,率先作为,积极运用新技术、新载体、新方法,研究新对象、新事物、新现象,努力把握、引领新一轮社会科学范式革命,增强社会科学对现实世界、对中国现实发展的解释力,为全球社会科学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实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建构的“弯道超车”。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文科的核心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核心使命。新文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人才培养。文科的人才培养功能既包括文科专业人才培养,又包括文科对于其他学科人才的人文素养涵育和通识教育。当前,文科人才培养模式过于重视细分专业领域,知识体系条块分割比较明显,容易形成专业壁垒,不仅严重制约了专业人才的视野格局与知识储备,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难以培养具有广阔视野、渊博知识和创新思想的卓越人才,也极大限制了文科对于其他学科人才的人文素养涵育和通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学科的学术研究和知识创新造成不利影响。新文科建设就是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在培养一批兼具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卓越人才的同时,增强文科对其他学科人才的人文素养涵育和通识教育能力,提升各个学科人才的人文素养。就专业人才培养而言,新文科应将新科技融入哲学、文学、语言、艺术等课程,通过构建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和跨学科的教学团队,为学生提供更多跨专业学习的资源和条件,鼓励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跨学科研究,不断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创新形成自主性理论是新文科的方向

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文科的自主性不足。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仍处于文科学术理论研究的“边缘”地区,是西方学术理论研究和知识产品的“消费者”。推进中国文科学术理论自主性建设,提升中国文科的全球影响,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责任。新文科语境下的中国文科自主性建设是一种全球意义上的自主性,是中国文科学者的重要任务。新时代中国政治、经济实践的快速发展,为提升中国文科的自主性意识与知识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研究素材,而中国文科的自主性意识与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将有助于促进中国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新文科建设要处理好目标引领与问题导向的关系,以系统化集成的知识创新方式,从基础人才培养工作入手,大力推动学科融合、学科交叉,探索更具解释力的学术研究范式,实现自主性理论创新,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向前迈出更坚实的步伐,这是新文科建设的基础命题和应然方向。


(六)创新学术话语体系是新文科的担当

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全球的话语权较弱,是国家发展的“短板”。学术话语体系应服务于学术研究场景的需要,但中国文科学术话语屈从于西方话语体系由来已久,甚至国内许多学者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也刻意作“语境化”处理,意图使研究成果烙上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印记而得到西方学界的认同。新文科建设要传承中国文化精神,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逐步构建起与“四个自信”相匹配的学术话语体系,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能力。新文科建设应在增强原创性、引领性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体系,用中国话语解释中国现象、指导中国实践、引领中国发展,这也是中国学者对全球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应有贡献。


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和路径:让新文科有高度、硬度、温度、黏度、气度和广度


纵观世界历史,凡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始终与社会变革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社会大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显著标志,我们需要认清大势,顺势而为,主动识变、应变、求变,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系统化、集成式创新突破传统文科思维模式,为新文科建设注入新动能。这需要整个教育科研体系乃至整个社会秉持系统思维,形成系统合力,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


(一)坚持学科体系自主性,建设有高度的新文科

新文科是对新时代、新技术发展的积极回应,是重塑人文精神,繁荣中华文化的战略举措。我们要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高站位、高起点、高要求、高质量推进新文科建设。一是坚持中国特色。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和“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要求,立足中国,着眼未来,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理念创新,借鉴先进经验,建设具有新时代使命担当、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新文科。二是坚持学科自主性。强化文科学者的自主性意识,鼓励立足中国传统、当下实践和未来发展的自主性理论建构﹔鼓励出版自主性理论体系建构的教材,推动育人模式、育人方法改革,深化评价体系改革,培养具有自主性意识的学科人才。三是坚持推动文科学科范式革命。新文科不是对传统文科的小修小补,而是要实现文科学科范式的革命与创新,重置学科体系、重构研究范式、重塑理论体系、重建育人模式。

(二)推进文科发展科技化,建设有硬度的新文科


建设新文科不是对传统文科的简单否定和颠覆,而是传统文科的拓展和深化,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实现路径创新、方法创新、理论创新、模式创新。一是推进多学科交叉和深度融合。推动学科集成创新、融合发展,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渗透,实现新文科和理工科之间的交叉赋能,即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为新文科提供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新文科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供新思想、新观念、新内容、新元素,从而实现协同发展。二是将新技术融入新文科建设。坚持“刚柔并济”,积极探索新文科知识体系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在研究视角、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不断推进新文科模式变革、途径创新,善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把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最新成果应用于新文科,为文科提供新范式、新技术、新工具,将软科学做硬。三是加快文科实验室建设。文科实验室是推进新文科建设的有效载体。我们要注重学科重组、文理交叉,把新技术融入文科实验课程,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学科实践的实验室。文科实验室建设应以“育人育才”为中心,做好建设规范与评估标准的统一﹔同时要注重经费投入与资源优化的统一,探索建立“中央实验室”机制,打造文科综合实验平台。四是加快数字校园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校园大脑”“云端大学”,打造智慧校园升级版,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育生态,发展“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等教育新形态。


(三)构建全生命周期育人体系,建设有温度的新文科

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建设新文科必须注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让学生拥有更多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现代化。一是构建全生命周期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结构、培养模式与国家需求相匹配,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链、创新链相衔接。坚持将立德树人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遵循教育与人才培养规律,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实施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培育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创新创业和跨界整合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二是打造一流本科专业和课程。要将新文科建设理念融入“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以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为抓手,提高新文科人才培养质量﹔要优化学科结构,完善专业布局,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打造文科“金专”,构筑新文科的牢靠地基与四梁八柱﹔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强化价值引领,提升学术内涵,丰富形式载体,创新方法手段,建设文科“金课”,打造有情有义、有心有爱的文科课堂。三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要全面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打破学科障碍和专业壁垒,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突出新文科综合性、跨学科、融通性的特征,以广博的学术视角、开阔的问题意识和深厚的学术积累为基础,为新文科研究生提供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素养训练。四是加强新文科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要有更为广阔的学科视野,将新文科建设理念贯彻于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中,这既是新文科培养与提升国民人文素养,助力与融合新理科、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夯实新文科人才基础与社会环境的必然要求。


(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有黏度的新文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实践的起点。新文科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面向国家需求、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与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紧密链接、嵌入、融合。一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从学科导向转向社会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政产学研用有机集成,培育具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新文科生态系统。二是服务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组建跨区域、跨行业、跨界别的研究团队,增强共性技术研发与服务,打造具有持续创新力的合作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打通科研和经济社会发展通道,提升服务支撑能力。三是打造一批高水平智库。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高层次科研平台的作用,培育、集聚高端创新型人才,建设高端智库,瞄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打造高质量研究成果,致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与高端引领。


(五)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有气度的新文科

新文科是一项全球战略,必须承担起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拉近中国与世界距离的历史使命,因而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一是深刻解读中国实践的内在逻辑。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理论,学术概念是历史实践的产物,具有自主性的中国学术理论只能建构于中国实践的基础之上。目前中国特色历史实践正在蓬勃发展,还需要新文科建设者深入探索、研究,在全面总结中国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能够科学解读、引领中国实践的系统理论。二是为“两个大局”提供理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文科建设要站在历史交汇点上,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三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作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推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交流与合作,让世界了解中国、读懂中国,把中国发展优势转化为国际话语优势,增强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四是形成人文社会科学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全球问题的必然选择,突出强调人文价值在人类共同发展中的引导作用。新文科应倡导交流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为增进世界人民共同利益、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精神保障。

(六)贯穿系统化建设理念,建设有广度的新文科

新文科建设是一项开创未来的系统工程,并不仅局限于高等教育领域,不只是教育机构的专有职责,也不只是教育机构内部某一部门的部门职责,需要政府、教育机构、社会各界秉持系统思维,各司其责、协同努力、系统推进。一是教育机构内部要整体协作。新文科建设绝非只是某一教育门类或教育机构内部某个部门的职责,而是关乎所有教育行业、部门、单位、学科、专业的整体工程,需要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文理工农医共同作为,协同努力。如高等教育要推进学科重构和学术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知识理论、育人模式创新,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要推进课程改革,推出适应新文科发展方向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为新文科打好观念基础、人才基础、社会基础。二是社会各界要共同参与。新文科建设是影响深远的浩大工程,仅靠教育界的努力无法达成,需要社会各界支持与合作,社会各界都要树立新文科意识,积极承担新文科建设职责,形成合力。三是政府要精准施策。各级政府、教育行政机构及其内部各职能部门、政府相关各职能机构要形成共识,协同努力,同向而行,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学术评价等方面精准施策,促进形成有利于新文科建设的社会导向和生态环境。


作者:郁建兴,浙江工商大学校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本文刊载于《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4期

转自“探索与争鸣杂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