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辈子“林老师” 小家大爱邻里夸 ——记全国“最美家庭”林小兰家庭事迹
5.15国际家庭日当天,全国妇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2016年全国“最美家庭”揭晓暨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会上,我市3户家庭获“最美家庭”称号,其中来自状元街道林小兰家庭榜上有名,成为我区首户获此殊荣家庭。
“幸福学堂”里的动人故事
林小兰本是状元三小的校长,退休后在做义工的过程中,发现身边很多老人都不识字。他们去医院不会挂号,去银行不会取款,甚至连最基本的洗发水和沐浴露都分不清楚。当时林小兰就想,是不是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组织他们一起来认字,其实只要认识两三千字就可以进行基本的沟通了。
带着些许忐忑,林小兰找来了自己的弟弟和三个女儿合计,结果意外地得到了他们大力的支持。而后,林小兰便开始着手筹办识字班。没有教材,没有教学工具,她就硬着头皮向做过校长的状元三小借一年级课本,借旧桌椅、板凳和黑板、粉笔来布置教室。经过选址、人员调查、订购课本、选购学习用品等一系列琐碎的筹备工作,终于于2012年9月初开始启动报名。令林小兰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天就慕名而来100多位学员,远远超出她的预计。于是,她利用当校长时积累的人脉,动员了王湘芝、周立红和张美玉等7位同学、同事和邻居加入自己义务教学队伍。
经过四年时光,识字班进化成“幸福学堂”,开学和放假时间与普通学校基本同步,周一到周六,上午8点到下午3点半都有授课。目前,共有在册学员182人,年龄40-70岁之间,除了龙湾,还有来自瓯海、鹿城、瑞安、永嘉等多地的学生。教学采取分班制,分为三个班,每班都有两位专职退休老师管理,一周三天课。不仅教识字,还设有音乐、体育、养生和生活常识等特色课程。今年还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特设党章学习课,让学员们时时刻刻紧跟时代发展,真正达到“老有所乐”。
而林小兰和这些退休教师从不计报酬也无怨言,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幸福学堂”也受到上级部门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多次获得上级的表彰和奖励。林小兰说,她们这也是老有所为,帮助他人,快乐自己,一切都值得。
最美家庭里的“幸福密码”
“我现在比退休前都忙,早上7点过来开门打扫,下午4点回家,但是我的家人们都非常支持我,帮我分担了很多。”谈及家人,林小兰眼里满是笑意。
林小兰的丈夫蔡秀芬原是运输公司员工,提早退休后便在家带孙子、做家务。本以为,退休后的林小兰终于得空帮忙分担家务,让自己享享清福,没想到她转眼又投入新的教育事业。起初, 林小兰的丈夫对她的行为还有些埋怨,但是很快的,就被她创办幸福学堂的热情打动了,理解支持她的工作。
林小兰的女儿——龙腾社区主任蔡红艳,在妈妈的影响下,积极整合社区专业社区和义工的力量,创办了“红艳工作室”,社区居民若碰到烦心事、苦闷事或者遭受挫折需要排忧解难的,都可以到“红艳工作室”坐一坐。
困难学子的“校长妈妈”
在石坦小学担任校长期间,林小兰帮助泰顺董子智交学杂费,购买学习用品,衣服,书包等。董子智初中毕业后前往梳州打工,经常来信亲切地称呼她为“校长妈妈”。
林小兰家的老屋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无偿给他人使用,光阴流转,有同事,有亲人,也有部队退伍军人,共有5户人家曾扎根于此。让林小兰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位曾在老房子里居住过的江苏籍年轻老师,当时他要去北京学习,向她借了4万元钱。林小兰瞒着家里人把这笔钱给了他,而他也没有辜负她的信任。在北京学有所成,成为一名工程师后在深圳安家落户,不仅还了钱,还接他们二老去玩,被人误认为是他们的儿子,直夸真孝顺。林小兰说:之前,有人说我傻,说万一他不还钱,你去哪里找他?但是,我觉得要相信别人,也要帮助别人,如果他真的是要读书呢?怎么能不成全他?
这个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颗平凡的爱心,他们互帮互助,用自己的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