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四名”基本形成以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为主体的保护体系

06.06.2017  18:05

  1982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标志着我国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制度正式建立。35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四名”工作,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幅加快的背景下,我省“四名”保护、利用工作不断加强,做到了“应保尽保、应报尽报”,基本形成以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为主体的保护体系。呈现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底蕴深厚、潜力巨大四大特点。
   数量众多。 截止目前,我省共有3处世界遗产(即: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江郎山、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22处国家级、37处省级风景名胜区,9处国家、11处省历史文化名城,274处国家、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总数均居全国第一。据统计,我省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涉及61个县(市、区),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涉及47个县(市)。其中,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面积已经超过6000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域面积的6%,占比在全国位列第一(全国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占国土面积约2.23%)。
   类型丰富。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东临大海,陆域面积偏小,但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风景名胜区涵盖了山岳、河流、湖泊、洞穴、海滨海岛、圣地、特殊地貌、名人民俗等10大类型。多样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形态万千、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浙北江南水乡、浙东海港渔村、浙南瓯越山居,浙西山水田园,不同的地域风情,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浙派文化。
   底蕴深厚。 浙江人文荟萃、历史悠久,人类文明与自然山水在“四名”相互交融、共生共荣。从李白“梦游天姥”的天姥山,到《徐霞客游记》开篇地天台山;从“高峡出平湖”的千岛湖,到《富春山居图》的富春江—新安江;从南宋临安的皇城根,到浙北水乡的桑基鱼塘;从海天佛国普陀山,到弥勒道场雪窦山;从中国丹霞江郎山,到“东南第一山”的雁荡山;从永嘉学派的事功学说,到南湖的“红船文化”……文化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四名”得到了最好的呈现。     
   潜力巨大。 当前,“四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四名”是自然、人文资源有机结合的共同体,理应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成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二是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四名”的保护、利用,保护好生态,挖掘好文态,培育好业态,建设好形态,实现自然和文化价值的多元利用,实现生态效益、文化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多方共赢;三是展示“美丽浙江”的重要窗口,“四名”是大自然和人类文明给予我们的精美画卷,是“美丽浙江”的精华所在,也是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场所;四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渠道,凭借独特的资源、生态优势,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的服务能力,“四名”不仅对旅游产业发展,以及新型产业培育的支撑作用日渐显现,为我省打造旅游“万亿产业”奠定了基础。(本站编辑 林文芳)

淳安庆祝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6月10日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