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报:放下锄头 拣起笔头 遂昌10年培养400余名新型农民

13.12.2016  17:18


就在上个月,遂昌县云峰镇下马村村民鲍夏鸿种植的香茶获得第4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一等奖。“能在这么权威的茶叶评比活动中胜出,真是不容易。多亏了‘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

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是我省的一项民生工程,“政府出钱,学校出力,农民受益”。作为试点县,遂昌从2006年开始实施该项目,10年来共培养了400余名农民大学生。学员学费由县、乡、村三级财政补助,个人只需负担10%。

遂昌地处浙西南群山深处,共有20个乡镇,203个行政村,茶叶、竹业是两大主导产业。浙江广播电视大学遂昌分校校长潘成松介绍,要建设遂昌新农村,实现遂昌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前提是提升农民的科学素质。“因此,必须增加教育投资,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管理、能创新的新型农民。

结合当地实际,遂昌电大开设了林业技术和农业经济管理两个专业,学制两年半。学校利用双休日或农闲时间集中开课,学员要按时修完学分才能拿到大专文凭。鲍夏鸿学的是林业技术专业,“土壤与肥料”“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水土保持技术”等课程让他受益匪浅,“以前总觉得高中学历够用了,到了大学课堂上才知道,我的知识面太狭窄了”。

刘美华是2016级林业技术专业学员的班主任。她说,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大学生上课听得非常认真,因为学完回去就能用得上。在完成上级电大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同时,遂昌电大还适当增加了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等教学内容,努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应用型人才。

从2007年到2014年,吕春和连续7年担任班主任,带出了212名农民大学生,遍布全县各乡镇。提起这些学生,吕春和感到很自豪,“他们非常好学,而且有胆识、有魄力,毕业后都干出了一番成绩,不是农村致富带头人,就是优秀村干部”。

非常感激电大那几年,让我这个拿惯锄头的人,又拿起了笔头,还学会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个全新的世界。”2012年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农民大学生、石练镇宏象村党支部书记黄志润告诉记者,“我和电大的老师们都成了老朋友,在办合作社的过程中,我有什么问题都会请教他们。

冬季的石练镇宏象村,平整的乡村水泥路两边,种植着大片大片的茶树。而不远处的山坡上,一处大棚特别显眼。走进大棚,铁皮石斛长势良好。黄志润说:“这些铁皮石斛经过了专业检测,质量上乘,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作为村里的“领头雁”,黄志润眼看着村民们家家户户都种茶叶,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一年下来收入并不好,于是他带领村民们成立了桃坑铁皮石斛专业合作社,通过种植铁皮石斛,形成特色产业,实现村民们的增产增收。

据了解,在遂昌,目前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有286家,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有724家,而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这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直接受益者。

高坪乡高坪新村是遂昌县海拔最高的村镇。这里的村民们提起带头人、村委会主任包孙雄,只有一个字——“”。包孙雄是遂昌电大2009级林业技术专业毕业生,通过上大学,他认识到要想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要懂销售,更要创建自己的农产品品牌。他成立了里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创建休闲养生基地和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

在石练镇迎新村,农民大学生、村党支部书记陈方明通过争取旱地开发项目,把当初杂草丛生的荒山变成了瓜果飘香的丰收地。这个规模达450亩的水果基地采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由村民和村集体共同持股。合作社在基地种植红心猕猴桃250余亩、蓝莓80亩,其余100余亩种植鸡心李、金秋桃等,预计今后产值可超300万元,直接带动80余名村民就业,解决了该村不少低收入农户及残疾人就业问题。

我接下来的设想是,建立烧烤、露营等现代消费体,把水果基地打造成现代农业观光园,为石练镇的经济建设贡献一己之力。”陈方明说。

浙江教育报》2016年12月12日第2版   http://www.zjjyb.cn/jyb/zhxw/16272.html